低飞暗藏「尾旋的风险」 歼轰-7服役32年坠毁12架

解放军战机坠毁。(图/翻摄自微博)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歼轰-7(飞豹)战机已问世31年,然而从1988年至今,歼轰-7及其系列战机至少传出12起事故,造成最少17名飞官殉职。《新浪军事》刊出具名评论指出,歼轰-7造成大量伤亡的主因是太过保守,「除了弹射椅性能不佳,设计方案也存在机翼对附着气流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容易失速、进入尾旋状态。歼轰-7一般是低空飞行的,一旦进入尾旋,很难抢救回来。」

评论员罗廖夫表示,歼轰-7的基础设计在1977年左右就确定了,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受研发技术水平的限制,设计单位只能为歼轰-7选择技术难度较低的方案,导致最终确定下来的设计方案中存在机翼对附着气流的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存在容易引发失速,甚至进入尾旋(螺旋)的风险。」

▲歼轰-7系列战机。(图/新浪军事)

他说,同样为了降低技术难度,设计单位没有采用能够有效克制失速问题的机动襟翼,「后来歼轰-7服役过程中的多次事故都跟这个缺点有关。歼轰-7属于战斗轰炸机,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大多需要低空飞行,一旦失速进入尾旋,很难有足够的高度时间抢救飞机。」

他提到,过去大陆研制的战机大多数都有外国原准机影子,甚至很多机型是直接借鉴某飞机的技术,「像歼-7就是直接参考苏联的米格-21(MIG-21)来做的,并将其性能挖到极致、歼-8战机就像是双发的米格-21、歼-8B则近似米格-23(MIG-23);歼轰-7战机的外型却很独特,目前服役的战斗机中,完全没有类似的气动外型。」

▲歼轰-7系列战机。(图/新浪军事)

歼轰-7战机总设计师陈一坚谈到,歼轰-7在研究时,参考欧洲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战机,「歼轰-7与美洲虎最为近似的地方起落架,歼轰-7参考美洲虎的外八字型起落架,并强化支点布局。」

科罗廖夫说明,虽然歼轰-7的设计存在缺陷,但在当时服役后对解放军海、空两军意义深远,「例如对于海军航空兵来说,歼轰-7-特别是歼轰-7A,能够挂载4枚鹰击-83K反舰导弹进行远洋突击,是当时除了轰-6轰炸机以外海航部队最强的空中反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