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直來 「民國86年前」老房要小心 3招檢視!

台湾地震频传,然而双北地区30、40年的老屋量体又多。 图/记者李成荫 摄影

台东强震传出建物倒塌,让民众心慌慌,也使得老屋建筑结构安全再获重视,专家提醒,民众在震后依循三大步骤检查住家外观、柱梁,与低楼层结构完整性,若有异状应立即找专业结构技师检查,保障生命安全。

建筑安全履历协会创会理事长戴云发建议,地震过后,不是自己家里内部没问题,就代表大楼百分之百安全,民众还需针对大楼外观、低楼层与结构体表层,进行三大项目检查。其中,又以民国86年前的房屋,需要更加留心!

检查1:大楼外观

不能只观察自家楼层是否受损,最好连同大楼四周的外墙一起检查,看看有没有损坏或有异常歪斜、沉陷状况,并检查门窗是否有挤压变形,墙壁、柱、梁、楼板等,有无裂损。

检查2:低楼层结构

若一楼是挑高大厅或被改建为超商、大型卖场、餐厅等,更需留意产生「软脚效应」。戴云发强调,台南「维冠金龙大楼」、花莲「云门翠堤大楼」都是因低楼层「软脚」导致坍塌或倾斜,所以不是自己家里没问题、大楼就百分之百安全。

民众可观察低楼层的公共空间的大梁、大柱结构,是否在震后出现45度斜裂缝、钢筋外露或水泥剥落的状况,若有异状应找寻结构技师做进一步的检查。

检查3:剪力墙45度角

戴云发指出,并非墙面所有裂缝都需要担心,主要还是得看房屋结构的梁柱,大于25公分厚剪力墙是否有出现斜45度角的裂缝,若有的话,代表结构已受到地震影响,未来若遇到强度更大的地震,其裂缝将更加扩大,甚至可能造成梁柱断裂,最好请结构相关技师进一步勘验,并给予专业建议。

民国86年前老屋 需留意耐震能力

台湾地震频传,然而双北地区30、40年的老屋量体又多,虽然在民国88年921地震发生,已大幅修正建筑物耐震等设计规定,但86年以前所兴建的建筑物耐震设计标准较低,所以仍有耐震能力不足的疑虑。

戴云发说,若觉得自家老屋震后风险大,建议可以先肉眼评估,若有疑虑可请结构技师公会、土木技师公会或建筑师公会,进行初步的安全评估,确认建筑结构是否安全无疑,假设评估后发现建筑安全性较低、耐震力不足,尽量朝向危老或都更重建的方向前进。

高楼比低楼更危险? 专家:低楼公寓未必安全

强震过后,网路上出现一波居住楼层安全性的讨论,部分网友认为住高楼层、震幅大似乎更危险,反而住低楼层的老公寓逃生较容易,是否会更安全?

全球居不动产情报室总监陈炳辰认为,切莫单纯只因住得高而害怕楼塌与逃生不易,应注意的是建筑年代,在1999年921大地震之后,约莫屋龄25年内的物件,都更强化耐震的规划与建材,反而不易倒塌与损毁,居住舒适度亦比老宅为佳,房价发展有未来性,倒不必因噎废食,且房屋本就是会折旧的产品,老宅危险性恐还不止是地震问题。

老屋结构健检 政府有补助

普遍来说,民众少有主动申请「耐震评估」,倘若真需进行可找当地政府指定的评估机构,如结构技师公会、土木技师公会等,目前平均每户须花费2~3万元,不过针对「耐震能力初步评估」,政府也有祭出每件6000~8000元的补助,可与各县市都发局或工务处申请。

但要注意申请「耐震能力初步评估」补助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限定于民国88年12月31日前取得建照的老房子。

二、只能以「一幢」或「一栋」为单位申请,假设是住公寓的话,申请人须为管委会,若无管理组织,则需二分之一以上区分所有权人同意,并推派一人为申请人。

假设评估后需补强,可以申请「耐震补强补助」,每件补助为总费用的45%,最高上限金额450万。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