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小砂糖橘殿下與兩岸交流新可能

2024一开年,两岸同步关心的新闻议题是「小砂糖橘殿下」。相关的新闻不仅在两岸引起广泛讨论,也带来思考两岸人民交流的新点子。

「小砂糖橘殿下」指的是11位广西南宁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三位老师带领下,一起到中国最北的城市漠河游学。小朋友穿着橘色的羽绒服和帽子,引起网友的关注,被戏称为「小砂糖橘殿下」。这些孩子除了在哈尔滨受到热烈欢迎,也成为网红,在旅途中得到许多帮助,受到数百万网友的紧密关注。

根据大陆媒体报导,哈尔滨在「小砂糖橘殿下」的护持下,2024年元旦假期创造旅游营收的新高峰,总收入超过300亿台币。

「小砂糖橘殿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教育议题。事实上,这样让孩子走出学校围墙的教与学,在台湾行之有年。从1990年起推动自学方案之后,就出现各种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期减轻升学压力,促进教学正常化和成绩评量方式多元化,让学生更能获得全人教育。

像台湾的某些「自学团」长年来一直进行着很特别的教育方式。自学团的学生都是选择自学方案的孩子,自学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也与一般体制小学不同,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想学什么和该怎么学。比如夏天到了海边学冲浪,除了学习运动技能也可以学习很多事,从了解地方的历史人文故事开始,探索海洋生态与环保议题。

学冲浪的过程中,孩子也开始理解到谋生这件事的辛苦,于是开始在课余时间去卖便当和饮料,赚到的钱就用来付房租餐费和请冲浪教练,大家一起赚一起用。这样的生活也开启一种新的教育和学习,让便当生意成一门课程。孩子也很自然地去接触营养学、生产管理与行销工作,买菜、煮菜、画海报、骑脚踏车送便当,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成了生活化的学习。

面对少子化的未来,两岸都将面对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做为先行者,台湾显然可以提供许多经验给中国。如果两岸的孩子能从童年就开始有交流的机会,对彼此的未来怎么看都是件好事。

台湾在1987年解严后开放两岸探亲,两岸关系逐渐缓和,民间交流也逐渐恢复。1990年代起,台湾本土化运动兴起,统独问题成为两岸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敏感议题。然而双方关系一直发展到今天,两岸贸易总额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台湾出超300亿美元以上,对大陆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为25.3%。这些官方的统计数字都说明两岸交流的重要,相信两岸人民都渴望彼此的未来更加繁荣。两岸交流活动如果能由人民主导,是否将为两岸关系带来崭新的契机呢?

过去30多年的交流已经证明互利双赢是双方人民的期待。让人民主导双方的交流,将带来更多和平与繁荣。两岸共好也是世界共好,这样的期望成为新时代两岸共同经营未来的指引。

「小砂糖橘殿下」的故事不仅是教育的创新,更可以是人民自主交流的触发点。让孩子做为两岸交流的新起点,也是为彼此的未来的关系更好的投资。

期望由人民主导的两岸新关系,为双方的未来带来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