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模糊?何為「中國大陸公司」成難題 華爾街投行傷透腦筋
美媒华尔街日报报导,因中美监管机构相互冲突的要求越来越多下,华尔街投行面临如何定义「中国公司」的难题,并迫使投行寻找中国以外的新业务。路透
美媒华尔街日报报导,因中美监管机构相互冲突的要求越来越多下,华尔街投行面临如何定义「中国公司」的难题,并迫使投行寻找中国以外的新业务。
华尔街日报报导,出现何为「中国公司」的难题源于中国证监会去年3月实施的境外上市备案新规,要求公司在上市前进行备案。如果一家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利润或资产在中国大陆,无论其总部在哪里,中国证监会都希望看到相关备案。
中国证监会还要求主要在中国大陆展开营商活动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在中国出生或主要居住在中国的公司提交备案。
若公司的中国身份不明确,中国证监会采取一种「实质重于形式」的做法,从而使「中国公司」这个定义可以有广泛的解释。
报导指出,快时尚巨头Shein就因「中国公司」的定义模糊不清而受到影响,搁置了有望为华尔街投行带来巨额费用收入的IPO。该零售商总部设在新加坡,在上一轮融资中估值约为660亿美元。
Shein于2023年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秘密提交了IPO申请,而在告知中国证监会的问题上出现反复。Shein最终向中国监管机构提交了备案,但这加大了被美国政界人士施压的风险。由于对该公司供应链的质疑,美国政界人士呼吁暂停IPO。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去年签署了一项行政令,为在限制美国私募股权和风投基金投资中国。美国的银行和投资公司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被要求切断或限制与中国的关系。
年利达律师事务所(Linklaters)专门从事与中国相关交易的公司业务合伙人徐宏(John Xu)说,如果这些投行中的任何一家在中国证监会那里遇到麻烦,都可能会影响它们未来的业务。
Ashurst驻香港的资本市场律师Melody He说,一些有中国背景和海外业务的公司已探索出避免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备案的方法。她说,这包括组建一个主要由外国人组成的新管理团队。
报导指出,根据Dealogic的数据,过去10年,中国公司通过赴美IPO筹资超过770亿美元。但近年来,这部分业务来源不断减少,迫使华尔街投行寻找中国以外的新业务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