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救援「水獭三兄妹」 开始学抓鱼
透过林务局野生动物救伤收容计划,从金门搭机来到台北的欧亚水獭「大金」、「小金」和「金莎」,转眼已经10个月大,进入幼年期。台北市立动物园开始逐步调整牠们的生活作息,增添在野外有机会品尝到的天然食材,训练抓鱼技巧,希望水獭们能记得那些是野外求生的基本食物。
▲水獭:真好吃~(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保育员给水獭三兄妹尝试新的天然食材,这次是雨林区马来貘护城河自家生产的吴郭鱼。捕捉巴掌大的吴郭鱼完全难不倒水獭三兄妹,为了制伏活蹦乱跳的鱼,「金莎」和哥哥们一样都是先咬住鱼头,再跑到岸上慢慢享用。
▲动物园让水獭三兄妹练习抓鱼,完全难不倒。(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水獭三兄妹为了制服吴郭鱼都是先咬住鱼头,再跑到岸上慢慢享用。(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台北市立动物园表示,目前「大金」、「小金」和「金莎」24小时都一起生活,为了确保体型较小的金莎有吃到足量的食物,只有短暂的晚餐时间让牠单独享用,吃饱后就让牠们自由进出。以前「吃饱就睡」的大金和小金,现在晚上也会跟金莎一起活动,慢慢符合夜行动物的习性。
▲水獭妹妹「金莎」当初刚到动物园的模样。(图/取自台北市立动物园脸书)
▲水獭兄弟大金、小金当初为「爷爷级」水獭「小新」祈福。(图/取自台北市立动物园脸书)
▲除了睡觉时间以外,水獭三兄妹活动力都很充沛。(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除了睡觉时间,水獭三兄妹不论在陆地上还是水中,活动力都相当活跃。喜欢牠们的民众,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的喂食时间,更容易观察到水獭抱着浮球转动,想尽办法要吃到浮球中的鱼,而旁边探头探脑、想投机取巧的夜鹭也几乎从不缺席。
▲在园区还可以经常观察到水獭玩浮球。(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水獭嬉戏。(图/取自台北市立动物园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