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动物园欧亚小水獭三兄妹 该野放还是保育繁殖?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金门送到台北市动物园的欧亚水獭「大金」、「小金」、「金莎」,已1岁3个月大,处于评估野放或参与保育繁殖的关键年龄;而来自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的石虎集宝」,野放后因难敌竞争又回到圈养环境。台北市动物园上周举办「濒危小型食肉目动物繁殖和再引入」研讨会,广邀各国专家分享保育经验

台北市动物园表示,石虎和水獭都是小型食肉目动物,并且是位于生态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关键物种(keystone species),在维持自然健康的生态系内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本土关键物种能否存续,取决于其原生地内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样貌,任何一个生态环节断炼,都会让牠们的族群数量急遽减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保护石虎和水獭原生栖地内的生物多样性,不但有利于石虎和水獭野生族群的存续,也使人类及其他同样依赖浅山生态系或溪流生态系生存的物种获得必要保障,因此将石虎和水獭视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伞物种,算是十分贴切的想法。

动物园指出,动物园上周特别举办「2015濒危小型食肉目动物繁殖和再引入」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荷兰水獭基金会德国科隆动物园、英国贝尔福斯特动物园、日本琉球大学、井之头恩赐公园、多摩动物公园、韩国水獭研究中心、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泰国皇家动物园协会、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新竹林区管理处、野生环境生态顾问有限公司、台湾大学、师范大学东海大学、静宜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不同专业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分享他们推动或执行濒危物种救伤收容、保育繁殖及重返原栖地的过程与经验,期望能建立起紧密的跨国与跨领域的伙伴关系,扩大保育互动网络与合作机制。

从各国的经验显示,野生动物在不同国家面临的生存危机其实大同小异,包括韩国的欧亚水獭、日本的山猫(即石虎)命运也跟台湾亚种的欧亚水獭或石虎差不多。荷兰欧亚水獭在1988年宣布灭绝后,经过周延的计划于1997年执行跨国再引入,让同亚种的欧亚水獭从30只成长到140只,但当初造成野外水獭族群灭绝的部分原因仍然存在,显见透过教育宣导,提升在地民众在保育上的认知,已是极为迫切的工作

动物园说,这次研讨会后与会者兵分两路,同时到金门与南投县集集举办欧亚水獭和石虎的保育座谈会,邀请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育保育的专家,与在地民众共同研讨、推动保育与教育工作,希望由欧亚水獭和石虎主演的台湾「水虎传」能在这块土地上持续繁衍。

动物园还说,欧亚水獭、石虎等面臨栖地开发、生态系零碎化栖息地萎减、獵捕、水污染和交通事故等冲击而快速减少。座谈会中有民众愿意协助在住居家附近架设摄影机,也有人认为教育宣导不够,很多人还不知道石虎跟猫咪怎么区分,野生动物救伤收容与基础研究都需要结合政府、专业机构、社区跟所有民众的支持。有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伞的概念,除了石虎跟水獭,也期待各乡镇社区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焦点物种跟方向,保育行动已刻不容缓。

►►►要闻+趣闻,锁定《ET即时》粉丝团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