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异常!大白天遇不怕人鼬獾 农委会:主动避开
▲民众若到山区,看到鼬獾建议主动避开。(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台湾出现鼬獾感染狂犬病,且咬伤人的案例,让民众开始注意鼬獾这种动物。特有生物保育中心表示,鼬獾是夜行性,且非常敏感,大多晚上才会出来活动觅食,假使在白天看到鼬獾,且看到人不会害怕,就表示可能出现异常,民众应主动避开。
南投县鱼池乡、鹿谷乡及云林县古坑乡先后发生鼬獾确定感染狂犬病毒,23日又传出有民众在家中被感染狂犬病的鼬獾咬伤。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哺乳类研究室组长郑锡奇提醒民众,鼬獾在台湾分布区域很广,中低海拔的山区都会出现,是常见的野生哺乳动物。
鼬獾是食肉目貂科动物,体长约30到40多公分不等,体重约1到2公斤;外型特征在背部中央到头顶有一条白色长毛区,脸颊在眼睛周围也有明显白毛,其余都是黑褐色,乍看颇像国剧脸谱,所以又有花脸貍的别称。
鼬獾白天大多藏于洞穴中休息,在日落黄昏时外出,主要用嗅觉觅食,会猎捕蜥蜴、鸟类、蜗牛、蚯蚓或其他大型昆虫,也会采取果实,是杂食性动物。臭腺非常发达,被惊吓时会分泌恶臭驱敌,因此身上会有恶臭气味,很少人养殖或特别猎捕来食用。
郑锡奇说提醒民众,在野外进行务农或登山健行时,尽量不要带家犬猫等宠物进入山区,降低宠物与野生动物有接触机会;而家住山区的的民众,则要随时注意家中犬猫状况,一有异常须立即通报,也尽量减少小孩与犬猫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