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府城百年饼铺上千颗菜包供预订
外型像饺子的菜包,其实是府城老一辈的冬至最爱,这项习俗相传早期由大陆传来台湾。(程炳璋摄)
冬至将届,汤圆是传统必吃甜品,老一辈的府城人却有吃菜包配汤圆的习俗,据传是由大陆相传而来,在台南市北区旧来发饼舖年年在冬至时着手制做上千颗的菜包,百年来不间断,一到冬至就有老客户前来订购,研习这项老习俗。
府城民众冬至吃菜包的传统习俗众说纷纭,可靠的说法是古时候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到民众耳生冻疮,就以糯米制成外皮,包裹羊肉、蔬菜及辣椒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材料做成食物,民众食用后可免耳朵冻伤。
古时候的「包子」可不是球状,外观就像半月型的「耳朵」,称为「娇耳」,取谐音变成「饺儿」,古时物资缺乏,包子的内馅菜多肉少,所以又被称为菜包。
「菜包」后来流传到台湾,府城老一辈民众,在冬至当天的中午前,会拿菜包与汤圆一起祭拜祖先,「呷咸配甜」逐渐成为府城民众冬至吃菜包配汤圆的传统习俗。
有百年历史的旧来发饼舖,平时做椪饼,每到冬至前夕,全部员工却会暂停制饼,开始赶制上千颗饺子状的菜包,这项传统工作在饼舖已沿袭百年未间断,也一直有旧雨新知固定在冬至前订购,延续府城冬至吃菜包的习俗。
府城的冬至菜包制作方式已经过改良,从原本的糯米皮改为面皮,经过蒸煮或煎炸,风味更佳。在美食小吃的府城中,冬至菜包仍分荤、素两种,荤食内馅有蛋黄,素食有香菇。提供民众不同的口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