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片源再遭泄漏,版权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作者 / 无念
如果要说昨天电影圈最火的新闻是什么,那恐怕就是漫威的《蜘蛛侠3》发布新预告片了。
在《黑寡妇》票房口碑双双失利,《尚气》和《永恒族》内地公映计划又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年底上映的这部《蜘蛛侠3:英雄无归》无疑成为了国内粉丝们今年最期待的漫威电影。昨天,社交网络上的热度也充分证明了这点。
不过,这当中也发生了令人没有想到的乌龙事件。本该在北美时间8月23号的CinemaCon索尼发布会上发布的预告,却意外遭到了泄漏,在官方发布前就已经在推特和油管上迅速传播。尽管这版预告的特效并没有做完,索尼影业也很快就采取行动,下架了相关视频,并发出了版权声明,但还是没有阻挡住粉丝们的热情。
既然这样,索尼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放出“真家伙”。于是,昨天片方趁热,发布了真正的预告正片。果然,除了特效未完成的部分,主线剧情和之前泄漏出的预告几乎是一模一样。
无独有偶,前两天,国内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大火电视剧《扫黑风暴》自8月9号上线以来,不仅热度始终很高,口碑也一直居高不下,然而大多数观众却反映一天更新一集的节奏实在太慢了。另外,也有不少观众对于剧集的点播形式产生了争议。普通用户只能一天看一集,平台VIP会员可以多看四集,而从上周末起,又能以一集3元的方式进行超前点播。不少观众表示,腾讯这波操作,实在是“吃相难看”。
然而,就在20日晚,网上却出现了《扫黑风暴》的“送审版”全集泄漏资源,微博上该话题甚至一度冲上了热搜。尽管官方迅速发布了“反盗版”的严正声明,表示已经报警,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造成的损失恐怕也难以挽回。
坦白说,资源泄露这件事在影视圈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此前也经常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档期泄漏、预告片泄漏,程度严重的还有正片完全泄漏的情况。虽然这背后的动机缘由也各有不同,让人猜测纷纷,但此次《蜘蛛侠3》和《扫黑风暴》遭遇的事情,无疑将“反盗版”的有关话题再次带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国内外资源泄漏事件频发
近年来,资源泄漏事件在国内外频频发生。早在2009年,好莱坞就发生了超级大片遭泄露的情况。
当年,“X战警”系列的前传《金刚狼》本定于5月1日北美上映,5月3日登陆国内院线。没想到,提前一个月,4月1日,网上就出现了本片的泄漏资源。据网友表示,该版资源的完整度非常高,除了最后十几分钟的特效没有完成以外,没有任何时间码和水印,已经可以算是纯净版本了。
此事件不仅让当时的制片方20世纪福斯大怒,更是惊动了FBI。尽管此前好莱坞也出现过片源泄漏的情况,比如伊莱·罗斯的《人皮客栈2》,罗布·赞比的《新万圣节》,以及迈克尔·摩尔的《医疗内幕》,但这些影片显然都不及《金刚狼》这种商业大片的体量,影响也没有后者那么广。某种程度上来看,《金刚狼》或许是当时好莱坞历史上遭遇资源泄露的最大体量影片。
这几年,好莱坞的相关新闻已经几乎很少了,倒是国内,时不时仍会出现资源泄漏的情况。其中,电视剧属于重灾区。比如,像《欢乐颂》《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乃至《庆余年》《亲爱的,热爱的》《隐秘的角落》等大火的剧集,都曾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泄漏。
2017年,电影《悟空传》同样在上映前几天出现了资源泄漏的情况。虽然,以往像电影的盗版资源,或是盗录、盗摄的情况同样屡见不鲜,但是像这次在影片上映前就出现了全片资源的情况,并不多见。
当时,从盗版资源的截图中可以看出,该版本为无后期特效的版本,演员们均在绿幕前表演。而从画面中的水印信息可以看出,多半为后期制作环节中出现了漏洞。像《悟空传》这种工业水准较高,商业体量较大的影片,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影片的票房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不过,整体看来,像这种发生在影片上映前就流出盗版资源的情况,还是较少数。大多数情况下,盗版资源的泄漏还是发生在影片已经制作完成之后,以及样片送审或是参展等环节中。
比如,去年柏林电影节后,蔡明亮导演的新作《日子》很快就出现了资源泄漏的情况。据了解,很可能是蔡导的制片应部分媒体和片商的要求,在传递片源的过程中遭到了泄漏,源头比较难查。当时,蔡导开始在豆瓣连发数篇长文,声讨传播盗版资源的人士。此事曾一度在影迷圈引发讨论。
▲蔡明亮导演在豆瓣上的日记
从去年开始,由于线上电影节的流行,很多在国际电影节上展映的知名影片也难逃被“录屏”的命运,这开始成为了当下传播盗版资源的罪魁祸首之一。
其中,引起最广泛讨论的,莫过于港片《智齿》。今年3月,《智齿》最早登陆柏林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当时释出的部分媒体口碑相当强劲。之后,7月初影片再次在意大利远东电影节上展映,但却遭人录屏。很快,影片的录屏版本资源开始在网上疯传。考虑到本片的尺度,估计很难通过删减进入登陆国内院线,但重要的是,本片在香港本地也还没有发行。而这次资源一泄漏,也就基本意味着香港本土的发行计划更加困难,这对于本片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远东电影节上《智齿》的展映页面
不仅如此,像今年柏林口碑很好的几部影片,包括《偶然与想象》《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等片,都是在柏林结束后没多久就有了录屏版本的资源。而这两部影片其实都是有国内片商买下版权,准备在国内电影节上进行展映的,资源的泄漏无疑对各个国内片商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虽然像上面提到的《日子》《偶然与想象》《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等这样的影片,本来就属于小众影迷圈子才会感兴趣的艺术电影,很难真的面向大众的商业市场获得多高的票房。但某种程度上看,这类影片其实有时候比商业大片面临的伤害更大。
至少,那些注重观感和视听体验的商业大片们,能够吸引广大的观众们走进影院去“看个热闹”;但这些本就属于小众圈子狂欢的作品,如果连本身的影迷群都不通过正版渠道支持的话,普通观众更没有兴趣了。这样长久以往下去,未来国内的艺术电影市场恐怕只会更加紧缩。
谁是泄漏盗版资源的罪魁祸首?
盗版资源的泄漏可以发生在影片制作发行传播流水线上的各个环节,这与我们市场工业水平的成熟度,以及从业者们的道德及法律意识息息相关。
由于国内对于版权的保护意识过于薄弱,所以一直也很难对这样的现象进行完全意义上的根治。而理论上,一旦一部影片进入到互联网这样的公共空间,片方也就很难再去“亡羊补牢”进行弥补了。打击网络链接只能是其中一个聊胜于无的办法,治标不治本。
尽管考虑到对版权的保护,制片方会在每一个环节与合作方签订保密协议,明确责任人。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稳妥的措施,但其实仍然有很多可乘之机。
就比如,当年《悟空传》的事件一出,矛盾纷纷指向当时的后期特效制作公司。虽然样片上留下了相关的公司及人员信息,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样片也可能会通过多次倒手,传递到不同的人手上。毕竟,后期制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调色、音效、做字幕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人员的参与,这其中也很可能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
除了后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泄漏情况,影片制作完成后的报备审批、报名电影节参展等其他环节,同样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此前FIRST青年电影展的《中邪》《大象席地而坐》等影片,都曾发生过电影资源泄漏的现象。
▲电影《中邪》泄漏版资源截图(来自网络)
另外,还存在一种情况,也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却鲜少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同行恶性竞争的情况,这一点在剧集方面的现象或许更明显。
毕竟,由于剧集存在集数差异,追剧也是分时间先后的,而且一部热门剧集往往也会在不同的平台进行播放。如今,资本逐利的时代,互联网平台拥有很高的话语权,如果一部剧集热度太高,平台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刺激会员的拉新或引流,比如降低更新速率,或是超前点播这样的方式。但这其实往往会引起用户们的反感,以及对家的眼红互黑。
就算一部影片顺利登陆大银幕,同样会存在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在影院里对影片进行公然的盗录、盗摄等现象。
前几年,影院盗摄的“枪版”资源屡见不鲜,近几年随着影院的反盗版机制不断加强,影厅内视频的监控,对源文件传输过程的保护,以及观众们观影习惯的日渐提高,盗摄现象较以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现在的盗版泄漏资源,可以说是越来越清晰,比如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各路大片,甚至才刚刚上映第二天,网上就已经有了高清的资源,也不知道是影院端泄漏出去的,还是谁破解了母盘密钥。
总之,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观念似乎并没有随之提高,总会有新的破解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打击泄漏资源,是一场“持久战”
考虑到电影和剧集的盈利模式不同,盗版泄漏资源的传播对于各自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电影领域,大多数影片基本上还是可以完成其各自的正常发行寿命,等到院线和网络发行都完成后,才会有盗版资源在互联网上流通。但是像《悟空传》这种,上映之前就流出了泄漏资源,对于影片的票房有相当恶劣的影响。
而像《智齿》这种,且不提中国大陆和国外,就连香港本土的发行流程都没有走完。也就是说,影片目前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有线下发行,就被人恶意传播网络资源。这已经不仅仅是“断人财路”了,甚至可谓是“不留活路”,令人实属气愤。
至于剧集领域,与其挂钩最紧的,当属会员付费以及超前点播的费用受到影响。毕竟,目前平台制定的这种播出模式,又是超级会员又是超前点播,对用户而言本身就已经“花费不菲”了。平心而论,如果能免费观看盗版全集的话,想必还是有很多观众愿意去做“伸手党”的。
▲网友们针对此次《扫黑风暴》事件的争议,支持者不在少数
在国内,打击盗版资源之所以如此之难,除了技术条件有待提高,民众的版权意识亟待增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违法成本太低”。
且不说在资源传播的过程中,难以举证,且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就算真的因此获罪追责,很多时候付出的成本代价,或者赔付的金额,相比视频平台或者电影票房的损失,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我国直到2014年才出现首例因盗版视频网站的刑事判决;直到2019年初,国家版权局才发布声明,表示在电影领域要将严重的侵权盗版事件纳入到刑事打击的范畴。
因此,退回到源头,打击盗版泄漏资源,其实还是对我们的所有从业者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和道德准则。
仅以电影领域来看,首先,在影片的前期拍摄以及后期制作阶段,除了严格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并在后期与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签署相应的保密协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外,还应当培养大家树立良好的版权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要让大家明白,这份工作凝结了所有人的心血,电影并不是一个人的战争,需要成百上千乃至更多人的通力合作,容不得任何环节出现麻痹大意的马虎行为,不然后果必将是致命的。
其次,在片源的传输过程中,比如送审参报电影节的阶段,如果条件允许,“人肉拷贝”自然是相对保险的措施。除此之外,选择加密的链接,以及相对安全的、反录屏的视频平台也是有必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一定要用网盘这种传播方式,务必确保要在样片上添加审片人的姓名等信息水印,这样即便片源遭遇泄漏,至少可以问责相关的责任人。当然,审片人自身当然也要提高责任意识,电影节展方更应当在其中承担重要的监管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的透明公开可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人,以及整体的环境上。当然,考虑到国内特殊的国情体制,很多人会以“国内无法通过正版渠道观看”为由解释,而且就算是有了正版渠道,大多数也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删减。所以,在国内谈版权问题,似乎总是先天性存在一些灰色地带,难以做到一刀切式的根除。
对此,情报君认为,尽管现实如此,但树立良好的版权意识,这点依然是必要且重要的。而拥有版权意识的前提,是要有最基本的法律意识,要尊重影视剧的版权,不仅仅要尊重影视作为文化商品的流通和正常的寿命,更要尊重影视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所符合的基本审美价值以及精神情趣。要让创作者以及投资方劳有所得,这样才能促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一部影视作品的诞生,凝聚了无数人辛劳的汗水,理应获得正当的回报和反馈;然而毁掉这一切,其实只需要一个网盘链接。这其中,有多少是源于无意,又有多少是出自有心?恐怕只有始作俑者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总之,盗版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不仅仅在中国,也不仅仅只存在于影视行业,全世界范围内也都屡见不鲜。可以说打击泄漏资源这件事,任重而道远。而这场属于版权方和资源泄漏者之间的战争,恐怕也还将继续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