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此前大额存单现“消失潮” 息差压力下银行花式控成本

财联社5月3日讯(记者彭科峰)在不断收窄的净息差面前,财大气粗的银行也不得不精打细算。5月1日,渤海银行、大连农商银行两家银行相继宣布,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而4月中旬,广发银行也早已官宣将于5月上旬下线单位通知存款业务自动滚存服务。

对此,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的此种举动并不意外,其本质上和此前招商银行等停发三年、五年期大额存单的举动一致,都旨在压降成本。当然,也和此前监管部门发布的政策有关。

五一假期未完 两家银行同日官宣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

还没过完五一,就有银行机构就这类存款产品紧急发声。5月1日,渤海银行在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称,为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要求,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渤海银行的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将于2024年5月1日起自动终止,终止后存量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统一变更为“通知存款+”产品。

渤海银行还表示,如需支取“通知存款+”产品,消费者可通过该行柜面或电子银行渠道主动发起提前通知及约定支取动作,“通知存款+”产品不作自动转存处理。

同日,大连农商银行也在公众号刊文称,为贯彻落实关于智能通知存款管理的政策要求,自2024年5月14日起,大连农商银行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取消自动转存功能,客户需在支取日前1天或7天进行通知预约(与该行现行通知存款计息规则一致)。

大连农商银行表示,已经办理该行智能通知存款的客户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到营业网点,后者通过手机银行、企业网银等自主渠道办理相关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家银行早早宣布将于5月份调整智能通知存款业务。据广发银行官网信息,该行于4月15日发文,将于5月上旬下线单位通知存款业务自动滚存服务(含赢在益添系列相关产品),存续中的资金将根据具体产品服务规则调整为非滚存服务模式或返还至客户的签约活期账户。

智能存款下架潮实则从2023年就已开始

通知存款是一种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其利息相对较高。

而智能通知存款和一般的通知存款的不同之处在于,普通的通知存款需客户事先指定“一天通知存款”或者“七天通知存款”。如果存款时间超过七天而选定的是“一天”的类型,收益就有所减少;选定“七天”的类型而不足七天就拿出,只能得到活期利息。而智能通知存款是,当客户指定的个人活期存款账户资金余额达到央行的个人通知存款起存金额要求时,为客户提供自动转存通知存款服务,并根据存款余额变动周期给予客户相应的一天或七天通知存款利息,无需客户进行预设指定。

今日下午,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银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早有先例。依据公开信息,2023年5月前后,有关部门即下发通知,自当年自5月15日起,要求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其中,国有大行加点上限不能超过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不能超过20个基点。同时,停办不需要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此后,各大银行机构开始相继下架此类产品。

财联社查询发现,去年5月12日,平安银行、桂林银行、东营银行等多家银行即发布通知表示,将暂停销售“智能通知存款”类产品或办理智能通知存款业务。几乎在同一时间,各大国有银行均在手机APP端等渠道透露暂停销售智能通知存款产品的信息。据当时的公开报道,农业银行App显示,该行存款专区中的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双利丰”于5月15日起停止签约,已签约客户不受影响。建设银行App显示,特色存款列表下的“薪享通存款”、“结算通存款”产品也均已暂停销售,目前仅可供查询,通知存款列表下的“个人通知存款一户通”也显示已停售。

此外,今年上半年,也有福州农商行、厦门农商行、连江农商行、三明农商行等多家地方性银行相继宣布,下架智能通知存款。

分析师称此举有利于压降银行负债成本

财联社注意到,对于监管要求调整智能通知存款产品的用意,此前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存款利率机制创设以来,两轮利率调降都集中在活期和定期存款,实际上忽略了这些介于活期和定期存款之间的存款的利率调整,因此有必要一次性调整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上限,保证存款利率下调的有效性。

此外,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从公开信息来看,渤海银行、大连农商银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应当是去年此类风潮的延续。在监管部门的要求下,一些银行的产品应当是于今年陆续到期。客观来看,随着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银行的净息差不断承压,在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下架利率较高的智能通知存款产品,也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减轻负债压力。从本质来看,此前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暂停发售三年期、五年期的大额存单的用意也在于此。

“无论是响应监管政策要求,还是出于银行自身发展的需求,高利率的存款产品势必越来越少”。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另外需要看到的是,目前一些小银行还在“逆向”发布大额存单,此类活动也有高息揽储、不当竞争之嫌,长期来看势必会受行业自律的限制和监管部门的“提醒”而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