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手機成癮…大腦已被改變 引爆家庭衝突最大主因

在「人手一机」的现代社会,3C成瘾成为普遍现象。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儿少手机成瘾,已经成为家庭冲突的最大主因,当孩子沉迷在网路世界,叫不动、管不动,家长断网、没收手机,双方怒不可遏,直接上演全武行,甚至未成年子女难忍怒气对家长、长辈暴力以对。

马偕医院儿童青少年心智科资深主治医师臧汝芬表示,有愈来愈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求诊,因不满制止玩手机而起冲突。询问发现,有些孩子一天的手机使用时间至少五个小时起跳,甚至还有八小时,几乎放学时间都在滑手机。

臧汝芬说,她的患者平均约九岁,最小的五岁,都是被「平板养大」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难以适应校园生活,因为大脑已经被改变,其机转与酒精、毒品成瘾的患者有类似反应,克制不了想上网的冲动,对其他事物都失去兴趣。

臧汝芬建议,学校虽然有专业的辅导资源,但发现孩子有社交困难、情绪不稳、控制力不佳等异状,应该严格执行转介医院,进行心理咨商与心理治疗,而不是等到发生社会案件才检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政府也应介入「手机健康管理」,避免学生手游消费情形加剧、网路游戏成瘾的问题愈来愈严重。

「曾有个案因暴力冲突,家长受不了,报警强制就医」。臧汝芬说,未成年施暴者只能用就医住院治疗的方法,但治标方法还是要改变他们使用手机的方式,不要被3C产品控制住。她建议,学校也要把手机成瘾问题列为入学检查项目,跟视力、牙齿一样,提早安排身心辅导。

二○一八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告的第十一版世界疾病分類已经正式将「游戏障碍」列为一种精神疾病,臧汝芬呼吁,各界都要重视电玩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但不需要一味阻止孩子玩游戏,而是安排更多全家一起做的活动,更能达到促进身心健康。

暨南国际大学家庭暴力研究中心主任王珮玲表示,未成年人家暴事件渐增,要从辅导教育着手,并用「协商方式」处理,透过第三方居中协调双方的问题,帮助孩子度过混乱的青春期。若无法解决,可透过各县市的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如果不得已,最后才声请民事保护令。

她表示,这些家庭暴力的「小相对人」,心智发展未成熟,以儿少法的角度来说,应视为辅导对象。青少年网路成瘾会造成人际疏离、身心问题,常因得不到满足而出现负面反应,以伤害他人达到目的,或是有自杀倾向。

管教小孩要订定新规则,先经过沟通,千万不可加以体罚,这时期的孩子若以暴力方式教育,只会带来反效果。王珮玲认为,「家暴并不是家庭私事」,政府、学校、医卫等不同制度角色都要轮流介入,让孩子接受辅导计划,了解愤怒的情绪下,可能还隐藏着焦虑、无助和其他心理疾病。

遇到家庭暴力,可借由国家强制力量介入,保护受害人远离相对人。王珮玲建议,善用青少年亲善门诊服务、家庭教育中心、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或向法院声请民事保护令。

● 老虐悲歌何解?更多报导请看: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942/8223873

★《联合新闻网》关心你:遇到家暴事件,请打113保护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