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食物中毒?雲南規定農村辦桌五席以上需提前報備 陸網兩面激戰
云南省发布规定指出,农村聚餐五桌以上需向当地村委会进行报备。图为云南巍山的彝族村民聚在一起吃「杀猪饭」。(新华社)
近年大陆农村因自办宴席导致集体食物中毒新闻频传。对此云南省祭出相关措施,云南发布在22日指出,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村集体聚餐风险提示》,内容规定聚餐五桌以上,需要跟当地村委会申报备案管理,并按规模大小实行分级指导,承办厨师及帮厨人员应当持有效健康证等。
规定指出,就餐人数200人(含200人)以下的聚餐活动,由村食品安全协管员(讯息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在200人以上的由所在乡镇(街道)派员进行现场指导。
此外对于就餐环境与食安进行细致规定:包括食品加工场所和就餐场所要远离污染源,应距离粪坑、垃圾场(站)、旱厕、畜禽圈等污染源25公尺以上;严格规范原料采购渠道并执行进货查验;剩菜剩饭冷藏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应当彻底加热,确保食物中心温度在70℃以上;防止危险物品、有害蚊虫与老鼠等流入餐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酒水来源也进行严格规定,散装白酒应当从合法渠道购买,必索取票据、凭证。
极目新闻解读,该规定其实有官方的「善意」,比如去年四川省泸州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中毒事件,一户人家在办酒席时,误把醇基燃料当成了白酒。最终造成四人食物中毒死亡。
上述文件发布后引起大陆微博网友正反两面激战。有网友质疑官方是否管太多,称「为你好」系列又出来了;也有网友认为应该加紧农村道路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才是正事;有网友认为不应该只出文件,必须要有更多政策解读;有网友直指「懒政」,与其从地方管理,不如从食材市场源头管理。
不过有云南农村网友表示,当地农村宴席问题确实很多,包括带私酿酒引发食物中毒等;也有网友表示,他家农村聚餐报备制度至少实行五年以上,但形同虚设,直到饮用自酿私酒吃出人命才受到重视;同时也有网友提到云南农村酒席发生食用菌菇、断肠草的食品导致集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