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教育强国路 | 山东:从“没学上”到“上好学”
今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历经75载耕耘,我国教育事业步履铿锵、发展硕果累累。今天起,推出新闻专栏《奋进教育强国路》,带您感受教育发展变迁。新中国成立75年来,山东不断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从没学上”到“上好学”的巨大变化。
最新数据显示,山东现有中小学12763所、在校生1410.98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2倍。75年,山东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87岁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退休老教师李振华见证了这一切。
李振华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沂源县实验中学退休教师
1953年,当我来到沂源县韩旺村支教时,村里只有一个3间破庙改建的学校,已经停课半年多。我来了之后,陆陆续续来了38名学生,最大的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现在好了,全县所有农村学校实现了“校舍楼房化、操场塑胶化”。
2023年,山东省小学和初中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是超过99.7%,教育均衡化发展程度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山东着力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由2014学年度的19.77%实现“动态清零”。
聊城市东昌府区兴华路小学学生家长
2015年我们家老大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60多人,前年我家老二上学的时候一个班将近40人,明显感到学校里教室和老师都多了,教学条件好很多。
赵学成 聊城市东昌府区教体局局长
2012年以来,我们累计投入43亿元用于中小学项目建设,新增教育用地1287亩,新增班额1687个,确保所有孩子在家门口有学上。
75年来,山东的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只有7所高校,在校生3969人。目前,山东高校总量已达161所,在校生284.82万人,规模居全国前列。同时,高等教育结构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雷涛 山东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十四五”以来,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分别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山东航空学院,我省首个新型研究型大学康复大学建校招生,新建高职院校7所,高等教育实力全面增强。
主动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山东高校专业设置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应运而生,近3年来本科高校新增专业点400个,其中72%为急需紧缺专业。
刘传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校(院)长
主动适应智能时代需求,不断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新增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药数据科学、智能影像工程等11个本科专业,其中新兴专业8个,占新增专业的72.73%。
75年来,山东还建成了规模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省现有职业院校541所、在校生274.4万人,平均每年培养输送60多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陈志浩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我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领域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力量。
不断深化改革,山东建立了“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春季考试招生制度,并在适合的专业中开展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贯通培养模式,年均招生规模1.29万人,搭建起职教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李明 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 厅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动员令。我们将认真编制实施《教育强省建设计划纲要》,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构建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