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针」 改良缝针盒省90秒
以往在分秒必争的手术台上,使用过的缝针都放置在手术碗盆内,但这种传统方式可能造成护理人员整理缝针的时间延长,影响病患的手术时间及安全性。台大医院将传统缝针盒,改良成具有表格化计算方便的缝针计数盒,若以手术用缝针平均值12针为例,可节省约90秒的整理时间,有助于提升手术效率与安全性。
▲手术分秒必「针」 改良缝针盒省下90秒(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台大医院护理部护理长王方指出,因为手术完成时必须把所有缝针都取出,缝针计数是手术团队的重要工作项目,且具有法律责任。一般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与外科医师之间以「一对一」传递缝针,将使用过的缝针放在手术碗盆内,每台手术依复杂程度、科别,平均使用6-50支缝针不等。
王方进一步解释,手术过程中,医师会重复使用带线的缝合针,但缝针若没有分类地放在一起,常发生线缠绕、打结,甚至取针时将其他缝针一并拉出的状况,使护理人员不易计数,且需花费时间整理、寻找数量不一致的缝针,恐拖延到病患的手术时间。
为解决手术缝针难以处理的问题,台大医院手术室团队设计一个利用表格化的格数设计,以方便观察计数的计数盒,并在计数盒四周加上卡线沟槽,固定缝线使它不易缠绕在一起,让缝针计数方便、清楚、省时,同时降低护理人员手被针扎的伤害。
经台大医院院内抽样调查50位手术护理师的使用心得结果,自开始使用改良式缝针计数盒后,2011年至今已无护理师在计数缝针过程中,因整理及计数缝针发生针扎伤害;95%护理师表示,除了缝针量小于4条时不需使用,若缝针量多,计数盒能减少将缝针插回针座的时间。以手术平均值12支缝针为例,放置、整理加计数时间约可节省90秒。目前这款改良式缝针计数盒仅在台大医院各院区手术室使用,正在洽谈技转生产中。
资料来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