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再痛 子女争取另种选择

吴小姐的父亲罹患甲状腺癌,开刀切除后约10年又复发,因转移到肺部常感到头痛欲裂,她坚定地说,「我仍希望安乐死可以合法化」。(吴小姐提供/潘虹恩台中传真)

随着时代演进与观念改变,愈来愈多长者期盼有尊严地离开。医护界不少人主张安宁缓和医疗,有患者家属虽然接受,但也认为应通过安乐死立法,让患者可自主选择。

葳群长照中心总裁林亮晖表示,许多长者不愿成为子女们的人球,希望享受好的照护品质,更愿意掌控自己人生最终走向,不要气切、急救,让自己有尊严地离世。之前卫福部鼓励长照机构让住民签署放弃急救意愿书,使长者们在机构中自然老去,他观察到住民接受度日高。

「安宁缓和医疗是希望生命走到尽头时,可以渐进、自然地善终。」台中医院安宁缓和医学科主任蔡东启指出,许多病患面临病痛,除了生理不适还有心灵折磨,挂念伴侣、儿女或经济考量,这些都可能是患者希望安乐死的原因,应设法解决问题,而非解决自己的生命。

在安宁病房中,萧先生母亲2年半前发现罹患癌症,历经21次化疗但效果有限,去年11月底离世前全身疼痛且吃不下任何东西。入住安宁病房时已意识不清,在止痛药及镇定剂作用下,虽然身体衰弱,至少不再疼痛,约入住9天后在平和中离世。

萧先生说,他认同安宁照护,让病人临终时自然、无痛地离开,遗憾的是现实状况下安宁病房太少,即便签了安宁照护,医师用药仍非常保守,在母亲最后哭喊着非常疼痛时,他不禁思考「为何没有通过安乐死条例?」

吴小姐的父亲罹患甲状腺癌,开刀切除后约10年又复发,且转移到肺部,常头痛欲裂,她坚定地说,「我仍希望安乐死可以合法化」,提供父亲另外的选择,不受折磨而有尊严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