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果真同命鳥? 失智症患者伴侶也有高風險 原因竟是「這1點」

愈来愈多实证显示,失智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记者洪淑惠/摄影

在日本已视失智症为生活型态疾病,也就是失智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社工主任陈俊佑今天强烈建议失智者的照顾者,要更注意自己的大脑健康,因为可能有较高的失智风险而不自知。

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与苏天财文教基金会、基隆市政府与德育护理健康学院共同主办的「轻度失智者与照顾者生活型态再设计课程带领人培训」基隆场,今天在德育护理健康学院开训,基隆市卫生局长张贤政与观光休闲与健康系主任林伶俐到场鼓励致力社区活动带领的伙伴,投入失智症延缓与照顾工作。

张贤政说,基隆因多雨多山坡路,对高龄照顾增加不少困难;加上资源不比双北,只能努力发展具地方特色的照顾模式。今天基隆的各个长照据点几乎都派人来参加培训。相信未来必能像基隆特有的广阔天空、大海与很有运动量的山路,能提供在地特有的长者服务。

陈俊佑说,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自2016年参考美国史丹佛大学慢性病自我管理课程与南加州大学生活型态在设计课程,推动轻度失智者生活型态再设计课程,2018年改版为轻度失智者与照顾者生活型态再设计课程。

后来经台北护理健康大学长期照护系黄秀梨教授兼系所主任研究验证,活动结束后,有上课的失智者的认知功能有进步,忧郁分数也下降,照顾者在自我效能也有些微的上升。

同时也是基隆市长照委员的陈俊佑说,因课程的成效佳,黄秀梨再与北护大长期照护系副教授李仰慈协助验证成效并编撰详尽实用的带领人手册,自2022年开始于台北、台中、台南办理带领人培训。今年基隆场次在苏天财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与基隆市卫生局、德育护理健康学院高龄照顾福祉系合办下,报名踊跃达102位,惟因课程采12人为一组之精致化教学,只能录取47名学员。

目前相关课程仅剩2月24日嘉义场次仍有少数名额。课程讯息请见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官网 https://www.cfad.org.tw/news/detail/426或电洽(02)2333-20992分机102报名。

这些完成受训的学员会在各地,成为教导大家「这样活不失智」的种子老师。陈俊佑强烈建议,如有机会,除了轻度失智者,更建议失智者的照顾者也应该来上课。在日本已视失智症常源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且依基金会长期的观察,在台湾也能明显看到类似趋势。

他举例说,基金会在某县市举办的失智症者课程,12名学员中有4对夫妻,三对是妻子照顾失智丈夫,一对是丈夫照顾失智妻子。但后来评估发现四名「照顾者」其实也是失智了,只是不自知罢了。另一半失智为何会带来失智的高风险,陈俊佑说,夫妻先天基因不同,导致双方都失智的导因应是共同的生活习惯使然。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或另一半,都应偕伴及早来过健脑生活,改除坏习惯,预防失智。

被认为和失智有关的健康相关因素及生活习惯有:听力受损、脑部受伤、高血压、糖尿病、饮酒过量、肥胖、抽烟、忧郁、社交隔离、静态生活、空污及睡眠问题等。

轻度失智者与照顾者生活型态再设计课程带领人培训基隆场今天举办,基隆市卫生局长张贤政等人都到场与会。图/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