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排、重汙染企業,貸款不容易了-永續金融出手

破坏环境的重污染、高碳排量企业,或是大型开发案造成社会冲击(如古迹破坏)者,未来想要跟银行贷款,将愈来愈难了。此案已在上周五(10日)银行公会理监事会上讨论通过,将赤道原则4.0的永续发展指标的六大原则纳入银行公会的授信准则中。

破坏环境的重污染、高碳排量企业,未来想要跟银行贷款,将愈来愈难了。 图/unsplash

金管会要求银行公会须将赤道原则4.0中的「永续发展」指标纳入银行公会的授信准则,让各银行在贷款时,需评估借款户是否有符合永续发展,希望透过金融业授信或投资,引导企业或投资人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

也就是说,过去黑心企业会遭银行拒贷,未来扩大到只要是破坏环境的重污染、或是高碳排量企业,甚至是可能破坏古迹的社会高风险大型开发案,都可能成为银行的拒往户。

依据赤道原则4.0,银行得就涉及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大型专案融资案设专案评估小组、并做尽职调查及贷后监测等。

此举对银行将有两大关键影响,一是若依照赤道原则4.0,大型专案融资案件将从过去1亿美元降到超过5000万美元就须强制进行分类评估风险,分类评估项目变多、变杂,此举将增加银行评估贷款的成本。

银行主管说,目前国内银行多会贷款给特殊目的子公司(SPV),而这SPV案件相关融资都将符合这项规定,未来各银行得建立审核机制以评估其风险分类,成本势必得大幅增加。

金管会要求银行公会须将赤道原则4.0中的「永续发展」指标纳入银行公会的授信准则,让各银行在贷款时,需评估借款户是否有符合永续发展。 图/unsplash

二是,过去客户不能履行环境和社会的承诺性条件,都是由银行和客户合作做「补救」措施,但新制是,借户得「必须」符合要求,换言之,未来银行在设计承诺条款时,须考虑客户是否可达到相关要求,这也让银行核贷更加严谨。

目前38家本国银行中,仅有11家银行自愿签属「赤道原则」,为避免对中小型银行营运造成冲击,因此银行公会也明定,将赤道原则精神纳入授信准则中时,仅先采取原则性、参考性规范。

银行主管解释,因各银行规模大小、组织和业务属性不同,例如有些中小型银行是以做不动产放款为主,加入赤道原则的意义不大,而目前这11家银行也多是行库、大型民营银行且多以承做企业贷款为主。

据银行公会参考「赤道原则4.0指引」纳入授信准则且增订六大原则性规范,主要是涉及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大型专案融资案件,银行须设专案评估小组,需由借款户提供第三方评估报告,评估开发案可能遭遇的气候相关实体风险、并对高碳排量(每年超过10万公吨)案件做气候相关转型风险及替代性分析。

其他还包括银行应确认借户对相关利害关系人,包括当地社区、住民和员工等,造成影响做评估和调查;银行贷款契约中也须纳入借款户对环境和社会等事项的承诺条款及当无法达到时的相关措施。

若是采取联贷案,主办行或管理行需协助参贷行取得该专案融资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专案评估审查,及贷后监测相关报告资讯等。

延伸阅读

>>抓包CSR简报委外代写 黄天牧:永续不是形象装饰

>>国泰金控程淑芬-金融业推ESG,做企业的唠叨邻居

>>疫情下的好时机-林子伦:将永续内化成企业竞争力

Take action!加入《倡议+》

立即加入【倡议+】社团:http://bit.ly/2JtBxB6

填写【倡议+】伙伴媒合表单,找寻伙伴:https://bit.ly/3EeMv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