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连线成网步步紧逼民航市场再遭蚕食

今年民航已经过上了苦日子。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公务需求减弱和高铁短途市场冲击影响民航业经营形势日益严峻。截止今年三季度,剔除汇兑收益,三大航主业利润合计约50亿元,比去年下滑接近六成。而如今,屋漏偏逢连夜雨,高铁又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高铁步步紧逼,蚕食民航中程市场

近年来,随着四横四纵高铁线路的逐步开通,4小时以内的高铁相继投入运营,对民航短途航线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短途市场上的高铁冲击,民航尝试过削减运力降价促销和打造快线等等“十八般武艺”,但每次都走不过三招便很快地败下阵来。民航只好避其锋茫,将短途运力转投中长航线市场。

然而,高铁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步步紧逼,打起了中长距离航线市场的主意。本月将有7条高铁通车,这7块拼图进一步补齐了全国高速铁路网。以此为契机中国铁总组织了又一次较大范围调图,增开客车75对,特别是新增了哈尔滨西、长春沈阳北至上海虹桥宁波青岛北、济南西间的长途跨线动车列车,还新增了北京西桂林,青岛、济南至广州南等长途跨线动车组列车。

尽管铁总此次调图并不是针对民航,但不可否认,此次长途跨线动车组的新增,将在短途市场上已占据竞争优势基础上,覆盖更多的中程市场(主要在1000公里左右),进一步蚕食民航领地,这无疑是在民航的伤口上撒了把盐。

如果说在500公里以内的短途市场上,高铁能够轻而易举地争夺民航的所有旅客,对民航短程航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在中程市场上,高铁的冲击将大打折扣。在1000公里左右市场中,高铁与民航的旅行时间差大约在2个小时左右。在这个市场上,虽然旅途时间更长,但由于票价准点率的优势,高铁对游客探亲客将有较大吸引力,而民航则仍是公商务客的首选。根据欧洲高铁研究,高铁的份额将可能达40%左右。虽然这40%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激发出的市场增量,但不可避免,高铁在中程市场上仍对民航的游客和探亲客有明显的分流

时间票价均落下风,高铁无力抢占长途市场

目前来看,针对1500公里左右的长途市场,高铁运行时间更长、票价不低、竞争力不强。以此次开通的青岛到哈尔滨长途跨线动车为例,运行时间需11小时23分,而民航飞行时间仅需1小时45分钟;高铁二等座票价为668元,相当于民航票价的七折左右,高铁毫无竞争优势。同样,青岛到广州高铁需要运行12小时28分,民航飞行时间仅需3小时;高铁二等座票价为950.5元,相当于票价5折左右。可见在长途市场,尽管高铁增开跨线长途动车组,但与民航相比并没有竞争优势。

以往高铁在短途航线上占优,民航在长途航线上主导,而且高铁连线,民航织网两者阵地间似乎还有战略缓冲。但如今高铁连线成网,步步紧逼,两者将在传统的战略缓冲地带展开殊死搏斗,十分引人关注。短期来看,此次高铁调图,增开长途跨线列车,将覆盖更多的民航中程市场,对中程航线的游客和探亲客有明显分流,对航班总体收益也会有一定影响。对于航空公司而言,由于目标旅客不完全相同,高铁对三大航的影响相对较小,三大航可通过增开国际远程航线和国内长航线来积极应对;但由于目标旅客和航线结构基本相同,低成本航空将直接面临高铁较大的竞争压力,这将迫使春秋等低成本航空进一步降低平均票价,通过在中程市场上打造明显的价格优势进行竞争。这也对低成本航空的收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长期来看,如果铁总调整维修天窗,增开夕发朝至的中长途动车,同时深化体制改革,引入收益管理,降低高铁的淡季票价,将可能对民航产生更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