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沿海养殖面积锐减 3年少4个盐埕区

高市议员郭建盟23日示警,高雄沿海养殖业养殖面积短短3年,竟大幅减少573.4公顷,相当于4个盐埕区大小,酿成产销失衡。(摘自高市议会网站/柯宗纬高雄传真)

高市议员郭建盟23日质询揭露,高雄沿海养殖业养殖面积短短3年,竟大幅减少573.4公顷,相当于4个盐埕区大小,酿产销失衡,产量减少价格却逆势上扬,鱼价「贵森森」回不去。高市府海洋局回应,面积锐减主因受生产成本增加及疫情影响,将提出因应对策。

郭建盟提到,台湾农渔产产销近年饱受两岸局势影响,伴随缺工、物料上涨、渔电共生政策施行,内忧外患不断,让养殖渔业生态与供需发生变化,连带影响渔民生计。

郭建盟引用2022年高雄渔业年报显示指出,高雄沿海养殖业养殖面积自2019年底3487.91公顷到2022年底降至2914.51公顷,减少573.4公顷,占总面积1/6,相当于4个盐埕区大小。

郭建盟观察到,产值价格却逆势上扬,自2020年谷底新台币29.95亿元成长至39.37亿元,增加9.41亿元,增幅达31.4%。虽然价格涨,但渔民因养殖量不足,无法多卖获利,且此一供需失衡,恐因养殖面积减少,难以回复。

对此,海洋局长张汉雄答询指出,将了解数据概况,提出对策。针对产销失衡,也会跟渔业署、学者专家定期针对鱼种探讨,进行失衡预警,若某一鱼种多,将劝渔民养殖别的鱼种,避免失衡。

海洋局坦言,养殖鱼塭面积确实有减少,经进一步分析数据,大幅减少集中在2021年及2022年,正是COVID-19疫情最严重期间,显示生产成本增加及疫情影响,均导致养殖鱼塭面积大幅减少。

海洋局说明,除受气候影响水情,鱼只成长趋缓,主要为生产成本增加带动池边价格,如饲料原物料成本上涨、缺工、人事成本增加、气候影响等及疫情影响等因素,所产生价格波动。

海洋局强调,近年推动新增兴达养殖渔业生产区范围480公顷,目前共画设养殖渔业生产区面积计达1887公顷,并向中央争取经费,盼发展养殖业及建构优质养殖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