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囝仔雕砖 诉说工人辛劳
台湾艺术大学雕塑系毕业生廖文彬,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工地打滚,看尽工人的辛酸,遂以《平衡》为主题,雕塑砖块及水泥,呈现工人的艰苦。(郭逸摄)
「我要为他们的艰苦发声!」因父母都是建筑工人,28岁的「工地囝仔」廖文彬从小就在工地打滚,除目睹工人们工作风险,更不时听闻社会对他们的嘲讽;4年前自台湾艺术大学雕塑系毕业后,他决定将砖块与水泥作为创作素材,完整呈现劳动阶层的辛酸。
曾获台湾艺术文化基金会新人奖首选的廖文彬说,父母为养家活口,常在工地夜以继日挑砖,母亲即使长了骨刺,仍穿着护腰抹水泥,看见他们在三更半夜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家门,精疲力竭地倒卧椅子,「他们的手好粗糙,我却帮不上什么忙。」
「父母常告诉我:『阿彬,你平安长大就是最好的回馈』。」廖文彬眼眶闪过一丝泪光,那时他下定决心,将来发挥所学,告诉社会大众「工人很辛苦」。
廖文彬经过台艺大雕塑系4年的扎实训练,习得许多雕塑技法,但他有别于其他同学,舍弃石雕或木雕,以工地随处可见的水泥及砖块黏接成原始素材,将毫不起眼的建筑原料,雕刻成栩栩如生且历尽沧桑的手脚。
《平衡》是廖文彬的得意之作,他将砖块雕刻成1只手,2指触碰1根扭曲的钢筋,象征工人悬走钢绳上,难以取得平衡的姿态,其实充满工安疑虑。
他说,光是将砖块磨成钢筋的样式,就耗费1周,且砖块较石头软脆,一个闪神就会前功尽弃,成品1个月后才问世。
廖文彬认为,家人长年在深具风险的工地中挥洒辛苦的汗水,不容被其他人看扁;他说,透过作品,让社会大众感受劳动阶层的辛苦,就是最大的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