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 徒然糟蹋楊英風

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建结果引发争议,改建案中的「公共艺术计划」更延伸到「公共艺术」议题。

何谓「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必须具备「公共性」,「公共艺术设置办法」第一章总则揭示「本办法所称公共艺术设置计划,指办理艺术创作、策展、民众参与、教育推广、管理维护及其他相关事宜之方案」,点出「民众参与」。而史博馆的「公共艺术计划」,竟然以「破坏文物的手段来完成公共艺术」,如此「公共艺术」奢言民众参与,遑论教育推广?

至于民众如何参与?试举美国《景观建筑杂志》曾经专题报导波士顿达特利社区公园的公共艺术为例,来解析何谓「公共」。公园景观规画过程由社区民众全程参与,民众希望表现的主要内容包括殖民时期以前、从印地安人以来的历史背景,以及爵士音乐的精神。

同一社区的另一处公园,学童建议兴建一座钟,好方便他们知道上下学及吃饭时间。正因为设计阶段透过社区民众充分讨论,因此功能乃至表现内容都尽可能符合民众需求,而被视为范例。此一案例,不但符合「公共艺术设置办法」的主旨,亦可见国内外对于公共艺术需求的一致性。反观史博馆所呈现的公共艺术,其「公共性」可能大相迳庭。

史博馆改建案毁弃杨英风的原始设计之后,移置杨英风的雕塑「龙啸凤舞」于其间,意在「填补」?无非显现其作为的荒谬。如此行径,台南美术馆二馆有异曲同工之妙,且被移置的同样是杨英风的作品。

原本展示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户外的杨英风杰作「分合随缘」,被移置到台南美术馆二馆府前路门口。移置的适法性是一回事,有定义此件作品为「公共艺术」者,则大有商榷余地。此因移置的决定可能只有极少数人知悉,移置的场地也未经公开讨论。移置之后,或是因不锈钢反光太刺眼遭致反弹,遂在临街处放置多个大盆栽,以绿篱遮掩,新近更以招牌阻绝,然则,何公共之有?

史博馆与台南美术馆二馆,两件同属「公共艺术」的案例,很巧竟然都是杨英风的作品,但遗憾的是,都是遂行少数人的主意罢了!且徒然糟蹋杨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