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发表多项公益科技成果 延伸科技能量到救灾现场

工研院社会公益委员会主委刘佳明表示,工研院长期重视环境保护永续及社会公益,十年来秉持「用科技做公益,让台湾更美丽」的理念,已累积逾80件科技应用服务、院内志工投入公益服务超过20000人天,扮演公益平台的角色,连结政府机构、有志一同的企业伙伴、社福团队,共同解决急难救助问题、协助偏乡弱势、促进社会环境保护,每年科技公益经验分享交流研讨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了解第一线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与经验分享,也能看到工研院同仁的科技研发成果,两者结合蹦出新火花,借此启发更多科技公益好点子,让科技公益的效益像涟漪般不断向外扩散。

刘佳明举例,像是台湾因地形、地质关系,每逢台风豪雨常发生土石流灾害,当土石流侵入民宅时,由于民宅空间受限,一般救灾机具无法进入清运土石,需要第一线救灾志工一铲铲的清运,相当耗费体力,且土石干掉后会太硬、更难铲除,志工更得与时间赛跑。在与慈济第一线救灾志工多次讨论需求后,工研院开发造型像是吸尘器的「轻量化清土石流机」,体积小、可一人独力操作,方便狭小地形救灾使用,速度能比人工铲土快5-6倍,提高清运效率,解决耗费体力问题,助灾民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另外,针对灾区饮水、净水问题,工研院也设计开发「可携轻便形式UVC LED救灾器」,方便志工带往灾区使用,让灾区第一时间就能有杀菌后的饮用水可使用。

科技也能为永续环境贡献心力,面对净零减碳,如何减废、再生利用是重要课题,玩具图书馆秘书长余良玲分享,陪伴孩子成长的玩具,平均使用寿命仅六个月,据统计,九成玩具为塑料制成,其中八成最终会进入垃圾掩埋场、焚化炉或海洋,成为全球生态的大问题。为此,工研院与玩具图书馆协会、花东环保业者合作,规划再生塑料在地处理方案,透过玩具图书馆协会作为源头,提供不能再回收使用的废弃玩具,经由活动将玩具拆解;不同塑料材质回收处理需要不同的方式,工研院以「材料特征光谱分析技术」分析塑料的种类与材料特性,以利进一步的塑胶再生处理程序,提升塑料回收价值,将本来只能焚化处理的废塑胶玩具,变成可再次加工利用的二次原料,为减少地球废料。

科技公益在智慧照护方面应用,如去年工研院以「光疗贴布」技术,服务许多公益照护单位,用光疗来促进新陈代谢与皮肤健康,新竹创世基金会就是我们的伙伴之一,在服务的过程中,同仁发现,由于植物人会有呼吸心跳终止的风险存在,所以基金会需要每两小时巡床,全年365天、全日24小时,大量医护人力投入,刚好,工研院有开发无须穿戴与接触的「静态UWB呼吸心跳量测技术」,可以在完全不影响照护作业与医疗设施的情况下,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呼吸、心跳数据监测与即时生理讯号异常警示功能,经由APP与远端联网介面,可以让护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院友的状况,并能立即且有效率的进行医疗照护服务,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目前已提供新竹创世基金会进行试办,未来有望继续扩大服务全创世近千位院友与全台湾上万的长期卧床的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