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物价高又难买

古巴物价高又难买图╱美联社

新冠疫情、美国制裁、生产不足和限购令,让古巴民众饱受高通膨和物资短缺之苦。

■Grocery shopping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costly and arduous struggle for many people in a country where the pandemic, inefficient production, government controls and U.S. economic sanctions have aggravated an economic crisis.

采买食品杂货对许多古巴人民来说,已变成一件苦差事,不仅费时费力,还得面对物价节节攀升之苦。

65岁的退休人士萨迪纳丝(Julia Sardinas)起了个大早,只为了能在早上6点前抵达哈瓦那的杂货店。她在购物人龙中排队七个小时,终于达成今日的采购目标,买到两瓶1公升装的食用油,每瓶售价48古巴披索(约2美元)。

萨迪纳丝说:「我站了好几个小时,必须等到轮到我的时候,才能进店买两瓶油,但这一切辛苦都还是值得。」

新冠肺炎疫情、本国生产不足、政府限购令和美国经济制裁,让古巴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购买日常用品逐渐成为耗费时间与体力的苦差事,更别说一趟采买荷包又瘦了不少。

疫情让古巴重要的观光收入锐减,促使政府实行考虑多时的改革计划,其中包括结束货币双轨制。在2021年前,古巴货币分为多数民众使用的古巴披索,以及观光客使用的可兑换披索(convertible peso),前者屈居弱势。

黑市交易应运而生

采行单一货币与物资短缺,造成许多商品在几个月内价格狂飙。古巴政府难以生产或是进口充足的商品,黑市也应运而生,消费者得付出高价才能买到市面上稀少的物品。

于是政府开始限制购买数量。萨迪纳丝在国营商店购买食用油时,还得扫描身分证,确认她没有超过购买限额。

薪资调升跟不上物价

在古巴物价飞涨的同时,所幸薪资也跟着调升,但还是跟不上物价升幅。国营企业劳工欧丘雅(Marcia Ochoa)抱怨道:「我的薪水已经无法维持家庭开销。」她的月薪2,400披索,以官方汇率计算为100美元,她与丈夫和年迈的父母共同生活。欧丘雅依赖儿子从美国寄钱回来贴补家用。

然而美国前总统川普2020年11月加重古巴经济制裁措施,阻断古巴外汇管道西联(Western Union)汇款,让民众更难度日。

欧丘雅的儿子以前透过西联每个月给她汇款约100美元,现在只能托人替他带钱回家。西联终止服务后,现在换汇的汇率比以前更差。

古巴2021年物价狂飙70%,至今仍持续走扬。2021年30颗装的鸡蛋一盒售价150披索(约6美元),如今在黑市卖到400披索。之前一包40披索的香肠,现在竟然要价118披索,而且这还是官方店铺的售价。猪肉过去一磅卖40披索,现在价格飙高到200披索。

培瑞兹经济学家(Omar Everleny Perez)表示:「物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就是商品和服务供给下滑。」

不论是官方或本地商店,民众大排长龙已经司空见惯。从肥皂、鸡肉再到豆类等各项商品,通常是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物资不足也助长黑市交易,民众看到什么买什么,待几日后又缺货时再转售商品。

就连古巴政府也承认通膨严重,经济部长吉尔(Alejandro Gil)近日在国营电视表示,「通膨已经成为古巴的谈话主题和忧虑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