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秘的“悬棺墓葬”,隐藏了太多的秘密,重金悬赏也无人能解

殡葬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体系,在历史长河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自从人类有了“孝道”、“血缘”意识后,丧葬文化便应运而生。起初人类的丧葬文化很简单,就是草草掩埋之后,留做个记号就好了。

到了商周时期,有了国家体制和等级之后,尤其是帝王,非常重视丧葬,由此丧葬礼仪开始进入人类生活,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再往后,在丧葬文化的演绎下,人类开始有了“灵魂”的概念,认为人的死亡只是生命的终结,但是灵魂依然存在。

于是根据灵魂与尸体之间的关系,和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种种行为,同时人们希望祖先的灵魂能够庇护子孙后代。

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葬法和殡葬仪式。

其中,在我国南方地区,曾流行一时的“悬棺”,便是一种奇特的丧葬习俗。

文献记载,我国最著名的三大悬棺地分别是:江西龙虎山悬棺、重庆小三峡和三峡兵书宝剑峡。其中,尤以江西龙虎山的悬棺最为出名。

在江西卢溪河两岸的千尺绝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这些洞穴都在距离水面20米到100米的悬崖峭壁上,里面安放着棺材。

因为这些棺材不落地,与常规的土葬有着根本区别,由此被称为“悬棺”。

针对这种独特的丧葬方式,很多人会问,江西龙虎山地区为何会产生这种丧葬仪式呢?

古时候,居住在山区的人们把高山险峰看作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且还是“通天之路”。

他们认为,将死者的棺材放置在高山的悬崖洞穴之中,能够使死者的灵魂更加接近神仙天国。

还有一种说法:“以悬葬崖上,彰显子孙高显,于是当时人们争挂高崖。”当地人认为,这样做,会让灵魂为后世造福。

文献记载,悬棺葬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1、洞穴葬,也称为“仙人居”、“仙人城”,“凿岩为穴,置棺以葬”,也就是说利用天然洞穴和人工开凿洞穴安葬逝者。

2、在高直的悬崖上打桩架置悬棺,也被称为是“仙人晾衣竿”。

比如武夷山的虹桥板,横插在岩壑、石罅间,它通常被认为是船棺的附属物,用来支架船棺。

3、栈格悬棺,也称作“仙人木”。

因南方湿润的气候使得尸体容易腐烂,而位于半山腰的岩洞比较干燥,悬棺位于高高的崖壁上,人迹罕至,通风、避阳,受外界干扰小,更利于尸体的保存。

人们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实现长期保存祖先尸骸的愿望,是生者对死者长久留存在身边的深深寄托。

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是,古时候生产力不发达,古人是如何把沉重的棺木放置到那么高的悬崖峭壁上呢?

关于这一点,现代学者有过很多推论,有人认为是从山顶上吊下去的,等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安置。

也有人认为,是通过搭云梯的方式抬上去的;还有人说是当时悬崖下面的水位比较高,利用水的浮力运送过去的,只是如今水位下降,才显得悬棺比较高。

甚至还有的人说,是用热气球运上去的,总之众说纷纭,听起来各有道理,但同时又都漏洞百出,不太靠谱。

后来,有关机构为了揭开悬棺之谜,特意以重金悬赏的形式在全国征集方案,虽然收到的方案很多,可也没有一个是令所有人信服的答案。

读者们,关于“历史上的悬棺之谜”,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