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AI浪潮中 中研院未忘人文光輝

中研院院士是台湾学术界最高荣誉。图为今年举行院士会议的院士大合影,前排中为总统赖清德。图/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院士会议昨选出廿八名新科院士,创下近卅年来新高,人文院士有六名,一扫前两届的低迷。细数此次的新科院士名单,既有台积电院士余振华,也有中研院来台后首位法律院士王泽鉴、台湾新儒学代表人物杨儒宾及研究劳工议题的柯志明,可看见台湾社会与文化的丰富多元。

二○一六年中研院修改组织法加入工程科学组后,名额天花板从卅名提高为四十名,但只选出新科院士廿名,仅比只上届多两名,是足额的一半,显示各领域都有人才断层问题。当时上任未久的中研院长廖俊智表示,人才断层将是上任面临的最大挑战。八年后新科院士名单缴出廿八名的成绩单,台湾人才断层的危机是否解除还未可知,至少可以看见中研院的努力。

人文院士名单是此次最令人惊艳之处。二○一六年举办的中研院院士会议,人文社科组仅提名五名院士候选人、三人当选,创下近年最低纪录,中研院为此成立特别小组加强提名。二○一八年人文院士候选人十名,五名当选。二○二○年因疫情延期,二○二二年的院士选举多了两年累积,却又退步,仅四名当选。据了解今年人文组提名不足十名,却有六名当选,创下近年最高的当选率。

AI浪潮席卷全球,台湾出现「理工夯人文冷」现象,但中研院士孔祥重却认为,正是AI时代,人文领域人才更形重要,台湾拥有晶片到系统平台供应链的世界领先地位,更应加入人文领域资源,发展和维护符合台湾多元、民主价值的AI模型。从中研院新科院士的名单,看见台积电与法学、新儒学、劳工研究融合的多元组合,正是台湾应发展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