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AI浪潮下 重科技轻人文的危险
中国时报社论
成功大学历史系招生,在申请入学阶段,分发人数挂零,造成社会颇大的轰动。成大解释是受AI浪潮的影响,但台湾「轻人文、重理工」的传统仍被提出来讨论。然而随后的争论却在某种政治意识带风向的推动下,演变成政治的对抗,诸如:历史教育内容要不要「去中化」、大禹治水跟八田与一谁重要、古文不用学免得变成封建意识等。仿佛所有问题最后只要扯上政治,就变成没完没了的扯皮。然而在AI浪潮席卷下,最不能轻忽的就是人文素养。
意识形态 扭曲人文
我们不妨从教育的观点来加以探讨,到底人文学科有什么作用?台湾还需要吗?为什么没什么人想去读?胡适在1958年回台担任中研院长时,曾请总统蒋介石做中研院在台复院的致词贵宾。蒋介石很高兴,赞扬胡适对年青人很有影响力。胡适回他一句话说:「我是教年轻人一种方法,可以保护你们不受任何人欺骗,什么东西都要拿证据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种方法可以打倒一切教条主义、盲从主义,可以不受人欺骗,不受人牵着鼻子走。」胡适这一段话点出了人文科学的自由主义精神的所在:独立思考,不受人惑,不盲目崇拜。
可今天的教育恰恰背道而驰。历史教科书充满意识形态。台湾的闽南、客家移民先祖是「荜路蓝缕,以启山林」,与原住民争取山地林野的开发而有诸多战争,占人土地,现在却自称是「有唐山公,无唐山嬷」,仿佛母系都是平埔族。事实上清朝早有许多闽南女性移民。这种历史上夺人土地,后代还要假称是原住民,去夺取人家的祖先牌位,抢占土地继承权,自称拥有台湾这一块土地的所有权。这样的政治声言,简直无耻。
这样的历史观,让下一代的孩子去读,你不会觉得汗颜吗?你不会觉得愧对自己拚了性命渡过黑水沟来台,拚了命开垦才生存下来的祖先吗?更不用说1949渡海来台的文化人,那些在乡村教书一生的老师,在学界安身立命一辈子的学人,如胡适、傅斯年、钱穆乃至齐邦媛等人。
历史乃是见证人们对自己生命根源的敬重。因此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希望后人对自己的历史要有「温情与敬意」。但今天我们看台湾史,竟是大片的意识形态斗争语言,吹嘘党外运动在戒严时代的抗争,却不愿对带来自由主义思想火种的《自由中国》的学人前辈,表示一点追念与敬重,把台湾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运动史中的民间力量都视而不见,却只吹嘘民进党的政治力。这样的「偏见史」值得学生去读吗?这样的愚民教育,这样建立「新党国体制」的谋略,为什么学生会不厌弃呢?
科技发展 不受掌控
对中文程度的下坠,对古文的反对态度,也一样来自政治目的。事实上没有人因为学了古文而成为「封建的遗毒」。五四运动的所有提倡者,都是读古文出身的。而古文之于人文的涵养,乃是培养孩子有读古文的能力,去享受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瑰宝。可以自在的读老子、庄子、陶渊明、苏东坡,徜徉在《西游记》、《三国志》、《红楼梦》、《牡丹亭》的不同世界,展开辽阔的公义价值与人生格局。为什么不呢?为了「去中」的意识形态而反对,那对孩子、对社会、对文化是多大的损失!
坦然说,身为国立大学若只谈「重科技、轻人文」是不够的。该问的是: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带给学生应有的人文涵养?有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受人惑,不盲从的能力?有没有为未来培养出有开创力的新一代?尤其是AI浪潮来袭,科技可能超越人类的控制,未来的发展除了大幅提升武器性能,机器人更有可能宰制人类,如果没有人文涵养导入科技的环节,未来世界能想像吗?
为了赶上潮流,大学里一直追逐着高科技的发展,从半导体到AI,而人文学科相继凋零。最近中研院士孔祥重就呼吁:正是AI时代,人文领域才更形重要,「AI如果缺乏人文价值,比人类还危险。」如果教育部这些订课纲的委员们,只是想利用国家机器制造一批量产的「意识形态复制人」,一如网军一般的水平,没有半点人文素养,迟早要被AI浪潮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