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未升学、未就业青少年 3辅导员获奖

青年署长陈雪玉(左三)及暨南大学校长武东星(右二)恭喜王大卫(左一)、朱柔慈(左二)及李旻融(右一)等3人获奖。(暨南大学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为表彰第一线辅导人员的贡献,今年设立第1届「青少年生涯探索号计划绩优辅导人员」奖项,并在昨(4)日于暨南大学举行颁奖典礼。今年共有来自屏东的王大卫、彰化朱柔慈及宜兰李旻融等3人获得优秀辅导员的殊荣。

昨天颁奖典礼有青年署署长、副署长、各县市「青少年生涯探索号」辅导员以及暨南大学「青少年生涯探索号」计划团队等,共计160人参加。

为关怀未升学、未就业及高中职中途离校的青少年,教育部青年署连结全国22县市的公私部门,共布建31个辅导单位,由专业辅导人员提供辅导会谈、课程活动、工作体验等服务,并进一步协助他们适性转衔就学或就业。

青年署署长陈雪玉颁奖给3位绩优辅导人员获奖者:王大卫、朱柔慈及李旻融。陈雪玉表示,未升学未就业青少年每年约有2000多人,除了22县市投入之外,今年另外还有9个民间单位共襄盛举。

暨大校长武东星说,暨大长期致力翻转文化与经济不利学生的处境,因此招收许多经济文化不利学生,深知青少年辅导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期待各界一同支持青年署对未升学与未就业青少年的服务。

来自屏东学生辅导中心的王大卫有7年协助青少年生涯探索与辅导的经验,除了透过各社群网页与青少年互动外,也跑遍屏东县的学校、社区、宫庙,并常鼓励未升学未就业的学生去考取各式证照来提升竞争力。

而来自彰化的朱柔慈服务于青少年生涯探索号计划3年,与海星少年协会合作,带领学员透过冒险体验教育、职场实习训练,提供扎实之职业训练与课程,结合至生涯探索课程,并定位为进阶课程,以便稳定后续衔接工作体验之稳定性。

来自宜兰的李旻融发展「多元体验探索课程」,邀请如调酒师、导游、木工等职人分享,培养青少年多元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