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终获诺贝尔奖注意的金融危机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开始颁发,历届每位得奖者之研究领域不尽相同,均为各领域之翘楚,包括经济发展、动态模型、赛局理论、财政政策、人口趋势、资讯不对称、贫穷问题、计量经济学、金融创新、契约协议、实验经济学等,皆为重要议题。然而,以银行挤兑与金融危机领域来认定成就,乃是诺贝尔奖头一遭。

在世界经济史上,最为紧张与急迫的问题,常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时刻。历次金融危机,造成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恐慌、金融崩溃、经济萧条。

这些金融危机总与银行挤兑息息相关。1930年代肇自华尔街的大萧条,银行纷纷倒闭,十余位银行家跳楼自尽。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国家不少银行在挤兑人潮中摘下招牌。2008年金融海啸牵涉到的问题银行更多,欧美不少多年经营的大型金融机构关起了大门。

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可从银行机构的运作模式谈起。银行作为社会储蓄与投资的桥梁,有其存在之功能,必须兼顾获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存款大众把资金储存在银行机构,银行机构保留部分现金作为准备金后,将其余资金贷放出去,提供投资生产以促进经济发展。这种功能,可节省不少可贷资金市场之交易成本与资讯成本。在正常运作下,银行进行多笔放款可以分散风险,但若经营不善则反造成最大风险。在这过程中,银行必须一直保持相当的流动性,避免存款户一时领不出款项,酿成市场担忧,口耳相传而造成挤兑,并外溢至其他银行,殃及银行产业。一旦民众对银行失去信心,银行必然禁不起冲撞,再大的机构都难以抗衡。

1980年代,Bernanke、Diamond、Dybvig等人发表研究,探讨银行业营运与金融危机的密切相关性。在Diamond-Dybvig 模型(1983)中,指出银行存款流动性比其资产都来得高,隐然种下银行挤兑的高风险性。另一位得奖者Bernanke,早在1983年也发表文献,指出1930年金融危机时,资讯无法在资金供需市场适时正确传递,银行功能丧失,挤兑与大萧条的命运注定相连。

这些学者的研究,引发颇多后续探讨,对于如何避免危机颇有启发,无论在学术上或实务上,均有颇多讨论。为了强化信心,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可支撑存款户的信任度,降低急切挤兑的焦急感。此外,银行可提出较符存户权益的借贷合约,以降低存户提领冲动。

总之,如何提高银行业的公信力,乃是处理关键。这些看法,在后来的金融危机处理之实务上,已有落实。在存款保险公司设定上,美国1934年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台湾的存款保险公司于1985年设立,均是在各自金融危机后痛定思痛之举。

另外,为了提高安全性而制定银行资本额规范,由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巴塞尔协定可以显见,此制度陆续修改了几次版本,要求各国宜跟进,次次加重银行业的资本设定要求。而对于银行业务方面,各国多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所限缩,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英国提出Vickers Report,美国提出Dodd-Frank法案中,均对银行过度扩充的业务作了限制,以免因市场复杂商品行情波动而过度牵连银行的健全性。

银行业由社会庞大资金在此进出,拥有偌多资源,也承载着诸多风险。这是社会不可或缺的机构,也是不可大意的金融丛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主管机关要求各银行机构设立风险管理专责单位,留意公司内部风险,也需观测外部产业风险,以及国内外总体风险。信用机构须念兹在兹的,是如何维持公众对其信心,对于可能的风险要事先防范,当下速决,事后力革。

诺贝尔奖所奖励的对象,颇为重视研究内容对于社会上的影响程度。今年度探讨银行挤兑对金融风暴的影响,重视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未来能否避免金融危机呢?大概无人能打包票永不再重蹈覆辙吧!但求认知其重要性与急迫性,好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