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子、轻子关系的思考

我们知道,强子参加强相互作用,轻子参加弱相互作用,强子和轻子又能组成物质(例如,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强子组成,电子是轻子)。那么强子和轻子的关系如何?强子是由轻子组成的,分析如下:

我们知道,轻子是由原子或原子核的辐射、衰变形成的,并且主要是原子核活动的结果。众所周知,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组成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轻子主要是由中子和质子“活动”形成的,即原子核辐射、衰变的结果。一般来说,强子形成轻子是缓慢的、并且永不停息地进行着。特殊情况下,如天体的爆炸、人工干扰原子核的组成,也会产生轻子,同时也会产生强子,还会由强子和轻子组成新的原子。

强子是如何产生轻子呢?轻子的结构是关键。理论推测,最基本的轻子是相互绕转的粒子对,相互绕转的粒子不可分——这里的粒子,可理解为“源子”。最基本的轻子存在于强子内部,相互绕转的粒子对的半径小于10-18米,符合弱相互作用的作用的距离,轻子不仅是组成强子的基本单位,也是组成亚原子的基本单位,可以说,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轻子和轻子之间靠密度引力链接在一起,多个最基本的轻子组成轻子、强子、亚原子、原子。所谓上夸克、下夸克、介子、轻子、强子以及他们的自旋,都是一个或多个轻子作用的结果的体现。

强子如何产生轻子呢?理论推测,轻子组成强子。虽然轻子存在于强子内部和辐射到外部的结构相同,但是质量、密度不同,这一变化是轻子产生的原因。轻子环的半径与轻子质量平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即轻子环的半径越小,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组成轻子绕转的粒子对的相互绕转速度越大,能量也越大。轻子的密度大到某一数值,由于密度引力的作用即收敛在强子内部,此时组成轻子的绕转的粒子绕转速度极大,绕转半径极小,质量、密度极大。存在于强子内部的轻子,由于内部或外部的作用,轻子的半径变大、绕转速度变小、密度、质量变小,才能辐射或衰变到强子的外部。辐射到外部空间的轻子也遵循——轻子半径越小、质量、密度、能量越大的规律,现有理论证实:正好与现代科学的实验结果一致——紫光的能量大于红光的能量,这一结论可以类推到所有的电磁波。其实,轻子和强子可以密度引力结合成原子——原子核(强子)和电子(轻子)组成。

强子和轻子可以相互转化。轻子形成强子与强子形成轻子(一般情况,缓慢进行)不同,轻子转化为强子是瞬间完成的,例如天体的爆炸能由强子形成轻子,同时也有轻子形成强子,进一步形成原子或亚原子。微观粒子的例子——轻子τ,它带负电或正电,衰变成μ子或电子和两个中微子,衰变周期为10-13秒。

我猜想,宇宙的初始状态或是由一个巨大的轻子团组成,巨大的轻子团爆炸形成强子、轻子、原子、亚原子,进一步形成物质世界,形成现在的宇宙。这一理论和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宇宙瞬间膨胀形成相似——轻子形成强子是瞬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