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场对生态与社会影响研究出炉 东华大学团队与凤林民众分享讨论研究结果

国立东华大学生态及永续科学跨领域研究中心,针对地面光电场设置对温度、动物、土壤、植物授粉、碳水收支等之影响,以及居民的态度调查与意见搜集等,与镇民分享过去一年研究的阶段性结果。(东华大学提供)

国立东华大学生态及永续科学跨领域研究中心昨(5日)于凤林镇凤智与凤礼民众活动中心举办讨论会,针对地面光电场设置对温度、动物、土壤、植物授粉、碳水收支等之影响,以及居民的态度调查与意见搜集等,分享过去一年研究的阶段性结果,现场凤林各界人士将近40人参与讨论。

凤林镇是目前花莲县境内最多地面光电场规划申请的乡镇,目前已有一个66公顷的大型光电场营运,其他规划中大约为1200多公顷。为了解大型光电场可能带来的生态与社会的影响,国立东华大学生态及永续科学跨领域研究中心,集合不同领域专家共同研究,并将过去一年的阶段性研究结果向凤林居民分享。

国立东华大学生态及永续科学跨领域研究中心,针对地面光电场设置对温度、动物、土壤、植物授粉、碳水收支等之影响,以及居民的态度调查与意见搜集等,与镇民分享过去一年研究的阶段性结果。(东华大学提供)

戴兴盛教授表示就访问凤林民众结果显示,民众普遍担心光电场对温度、地景、生态、人口、产业、健康与安全等之影响,且认为整体规模过大、区位不适当,以及制度尚存在缺失与不足,例如资讯不透明、缺乏地方民众参与机制、缺乏监督机制等。李俊鸿教授亦表示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也反应相同的状况,凤林民众希望能改善前述制度缺失。

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温度问题,孙义方教授表示就镇的尺度,近两年来夏季(6月)与冬季(12月)平均温度与最高温尚在历史纪录的范围内。而光电案场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差差异,在冬天差异不明显,夏天差异则较明显,光电场内与西瓜田、水田的温差在1度以内,而与人造林的温度明显高出约2度,另一方面,温度差异会随与光电场距离而递减,约300公尺后就降至与森林温度无异。关于授粉服务的影响,陈毓昀教授表示人造林边缘的授粉效率均显著高于光电场及人工林内部。

在动物方面,许育诚教授与杨淳凯研究员表示,基本上光电场内的动物总类明显少于人造林,虽部分物种同时存在光电场与人造林中,但动物种类有明显差异。以鸟类来看喜欢草地的鸟种会出现在光电案场内,与喜欢森林的鸟种明显不同,两栖爬虫类则于不同季节活跃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环境中,春天偏好水田、夏天偏好果园、秋季则偏好光电场。

而在碳排放方面,张世杰教授表示光电场本身属于碳排放的状况,平地森林则是属于碳汇状况,同时,如考虑光电取代传统火力发电产生的减碳效应,光电场每年每公顷的整体减碳效益是552公吨二氧化碳,平地森林的固碳效果则为25.4公吨;另外研究显示,光电板的反光小于森林树冠层的反光,在水文收支部分,光电场留下80%的降雨,平地森林则会留下62%。最后关于土壤部分,王巧萍研究员表示,光电之整地与土木基础工程,对土壤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及土壤无脊椎动物之冲击强度会因土壤性质而有不同。

如是兼具砂土及壤土的坋质壤土,则光电场区之坋粒含量、电导度、碳浓度、氮浓度、土壤无脊椎动物密度及类群数等均明显降低,砂质壤土地区则相对不显著。而高含石量且土壤含砂量高的地区,建场工程会使表层土壤含石量、容积密度与砂粒含量均明显增加。因此,建场之工程设计及营运期植被管理,有助于降低光电场对土壤生态系服务功能之负面冲击。

现场民众对于相关研究结果也踊跃提出疑问与建议,与研究团队共同讨论,包括认为凤林不应承担过高之减碳责任;政府能源政策需要改善;土地变更后,在案场除役之后是否会变更回农地;应该完善监督与参与机制;应完善原住民族咨商同意权机制与实践;除役后土壤是否可能恢复农业功能;是否有适当回馈措施等。参加民众也建议研究团队增加对空气品质、原住民族历史社会文化等研究项目,东华团队则承诺将进行评估是否纳入未来的研究工作。

东华研究团队也提醒,这是以目前案场规模为基础所进行的阶段性研究结果,若凤林光电案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影响可能有所不同。且当天各主题分享是监测一年、有些甚至短于一年的研究成果,故长期的影响趋势,仍需要较长时间的追踪才能得知。目前这个调查监测研究最少会持续三年,东华研究团队将持续向各界公开研究结果,希望相关结果能作为政府、社会各界与学术界进行公共政策讨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