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检查车仅1台 3个月才环台1圈
专家剖析台铁问题,发现全台仅剩1台高龄轨道检查车,路况检修令人忧心。图为民众搭乘台铁列车。(杜宜谙摄)
台铁公司化成为近日最热议题,但外界更关切台铁的安全改革。「把路修好,或把车速降低,台铁就这两个选项,没那么复杂!」当初参与「台铁总体检」的专家学者表示,台铁最大的问题就是「路」不够好,过去只重视采购高速新车而不重视养护轨道,结果车愈好,愈显示出路况不良。
因2018年10月普悠玛号事故设置的「台铁总体检」小组,在总体检改善建议事项中,与「安全」息息相关的轨道系统安全有14项,交通部及台铁全部解除列管,铁道学会却认为「无法确认任何1项已改善完毕」。
知情人士表示,当初买普悠玛号、太鲁阁号的思维是追求车速。宜花东距离长,弯道多,倾斜式列车过弯时会摇摆以提供向心力,列车就不用降速,可以减少东部干线运输时间。「但当初并未想到,正因为转弯不降速,非常耗损铁轨,容易造成轨道扣件松脱、路基软化等!」
「买高速新车没有用,是路况决定车子能跑多快!」台铁总体检计划主持人之一、台大轨道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廖庆隆表示,人、车、路3个因素中,台铁最大但也最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路」,亦即轨道不够好。
还有很难想像的是,全台湾1760公里长的铁轨,就只靠1台高龄42岁、已经超过使用年限12年的EM80轨道检查车,以「3个月环台一圈」的速率慢慢查,而更不可思议的是,6年前购买的轨道检查车KE100,在最近一次验收还是无法过关,EM80的巡轨重任至今仍未能交棒。
廖庆隆说,当初他建议台铁把路修好,不然就把车速降低,不过,改路况是很贵的,比较务实的建议是,全台铁路1000多公里,各段应该依路况而配置不同速限,有些路段只能跑时速80公里,有些路段跑130公里是OK的,让车速去配合路况,而不是一直买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