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项食安疑虑物未纳管 检举电话1个月仅3通

经济部2013年曾跨部会盘点57种具食安风险疑虑化学物质,列为第一阶段优先评估列管清单,报告指出,其中有28种依毒管法管理、3种依农管法管理、6种被列为关注化学物质,但仍有20种无特定法管理或回归卫福部主管法规管理,与食安五环源头管控的原定目标不合。

预算中心表示,据化学署网站「57种具食安风险疑虑化学物质」专区统计,甲醇、矽酸钠、二氧化氯、硼砂、水杨酸等5种未纳管化学物更曾被民众误用,像是将甲醇加入私酿米酒、将矽酸钠用于鸡蛋延长保鲜等,显见政府未能逐步纳管,形成食安风险管理漏洞。

报告也点出,化学署2014年起公告毒性化学物质总释放申报量统计资料,但今年公告的2021年统计资料,却缺乏毒性化学物质的运作及释放量多年度比较资讯与趋势分析、危害资讯的风险评估与控管等相关资讯。

预算中心表示,若既有年度间的资讯串联或评估结果无法有效运用分析,恐难掌握危害风险全貌,也难以研析降低毒化物释放的策进作为,呼吁化学署持续评估纳管化学物的可行性,并强化统计资料串联及加值运用分析,落实「危害资讯完整传递、降低健康风险暴露」的预期目标。

食安恐慌不断,昨日食药署表示,国内多年来设有「1919」全国食安专线可供民众咨询。不过食药署也坦言专线使用率不高,9月以来一个多月来仅3通检举电话,且都坚持不留联络方式,担心被农业部告发、被政府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