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千万不要变郭靖--顾着打拼当然培养不出人才啊!
Anita's Angle
草莓族、水蜜桃族是因七、八年级生兴起的标签,现在更是公主、少爷、妈宝满地跑;台湾企业怨没人才,家长怨教改,年轻人怨22K,处处怨声载道。或许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全球都不景气的年代,但是台湾乏力不振也不是这几年的事了。
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父母大概是四、五十岁,正是台湾经济起飞在前头打拼的一群人;前人努力种了这么久的树,后人不仅没有庇荫,反而越活越辛苦。
家里长辈有几位朋友,都是菁英中的菁英,不乏白手起家创业的老板、联考全国榜首、台清交教授等。聚会当中,小孩晚辈总会被拿出来评比评比,我自己是中等之资不足挂齿,其他同辈中也有比父母还优秀的。基于人爱八卦的天性,大家暗中更爱讨论发展较波折的小孩:大学或职校肄业、进出派出所、毕业后多年无所事事、喝酒闹事等事迹。
这么优秀的父母,谈起这些孩子更是难以启齿,有时几杯黄汤下肚更忍不住掉眼泪。有些是太忙,疏忽或纵容了小孩;有些是父母太优秀而过于偏执,压抑了小孩发展;有些是妈妈盲目地溺爱,频频为孩子找借口。
金庸笔下的郭靖武功高强,却教不出优秀的徒弟。台湾的主管们也是,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80几岁,却还在扛这个位子,台湾这么多年来有多少产值是仰赖他的领导力?
我刚回台湾的第一份工作,遇到几位主管对我都相当照顾,除了给我时间pick up程序跟中文专有名词,还会帮我改研究报告中的错字语病,顶多笑我一下,但非常有耐心。但是我知道不是每个主管都是如此,常听朋友骂中阶主管打压、推责任揽功劳,也就更别谈指导、提拔了。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近几年多次表态还没有退休的打算,再加上台湾企业本来就比较少聘请专业经理人(看到宏碁与兰奇之后应该又更少了点),很多大老板、经理都六、七十岁了,他们顾着打拼、没时间培养年轻人。问题是,不用教就很好用的叫天才,训练培育过后很好用的才是人才啊!
网评/没有野心的台湾人
●作者Anita,硕士,金融业。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