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出圈记】只为一张“脸” 长沙老人坚持三十三年非遗传习

出圈人物朱建南湖南书法协会会员湘剧非遗脸谱绘制代表性传承人。他将脸谱绘制书法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兼具两者的传统厚重与鲜活飘逸。

【非遗小档案】 脸谱,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戏曲与绘画的艺术结晶。2018年2月,以朱建南为代表性传承人的脸谱绘制项目被纳入长沙市天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受到市民的认可与支持。

华声在线2月24日讯(记者 银韵 向中 通讯员 周璟瑜)一幅长卷缓慢舒展开,八个用脸谱结合书法绘出的艺术字映入众人眼帘,朱建南在长沙市非遗展示馆内向记者展示其绘制的脸谱艺术字,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创新脸谱艺术字。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摄)

今年76岁的朱建南退休前是华夏工业公司的一位工人,从事着五金方面的工作。朱建南打小就热爱书法与绘画,喜欢临摹书帖。回忆起学生时代,这位老人露出了骄傲的神情:“上学时班里的每一期黑板报都由我负责,这可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同学们都羡慕着呢!”而正是这个儿时的爱好,为后来朱建国与脸谱的故事铺下了重要的伏笔

1996年,经从事戏剧表演行业的表兄介绍,朱建南首次接触到戏剧曲目中的脸谱,当看到那五彩斑斓的脸谱,朱建南瞬间眼前一亮,当下就寻来画笔,临摹起戏曲人物脸谱。挥笔之间,他找到如同儿时画黑板报的喜悦。就这样,朱建南开始了与戏剧脸谱的故事。

(展示脸谱。朱建南 供图)

“你知道吗?光是程咬金的‘脸’我就画了11张!”朱建南介绍道,他花了三十三年收集净、丑和地方戏剧相应角色脸谱,再将脸谱慢慢勾画成册一一记录下来。

这些年来,朱建南为了收集这些角色脸谱,走遍了湖南20多个地区,每到一个地方,他便会去拜访地方戏艺人登门要“脸”。一开始,大家并不清楚朱建南的来意,并不愿意多说,他只能反复解释,并拿出自己画的脸谱给对方看。“80年代的交通,可不和现在这样,很多地方火车都没有通。有一年十月我去怀化溆浦,需途径雪峰山,看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我紧张地大气都不敢喘,上山要7公里,下山要8公里,这两个数字,我可是现在都记得!”

问及为何要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去收集角色脸谱,朱建南万分感慨:“接触脸谱后,我才慢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原来中国有360多个剧种,但随着时代变迁,不少剧种已逐渐被人遗忘,很多脸谱也随之失传。这无疑是艺术的一大损失,也是我们这些传承人感到遗憾和痛心的地方。”他认为,收集这些角色脸谱不仅是因为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也认为这其中凝聚了老祖宗们的心血,传承应是每位艺术人的义务。

“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我珍藏的角色脸谱已有3000多张。”朱建南自豪地说,正是因为他的寻找、传承,才使得许多濒临失传的脸谱艺术有机会被人知晓。

在收集脸谱的过程中,朱建南也遇到过许多“同道中人”。 2008年,曾有一位长沙县邮政局退休职工看到了他收集角色脸谱的消息后,寻上门来“送脸”。“他给了我一套小时候收集的卡片,上面正是脸谱画像,至今已经五六十年,没想到还保存得异常崭新,不过他儿子也很喜欢这一套脸谱卡片,我只能拍照留念了!”

(传授绘制技法。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 摄)

“为了宣扬脸谱文化,这十多年来我做了几场大型传习活动。”2008年初,朱建南为迎奥运扬国粹开创性地将戏剧脸谱绘制在书法字中,用100个福字和42个京剧脸谱分别画成两幅奥运五环图。之后,他又陆续在湖南图书馆、长沙市雨花区非遗中心与长沙市非遗展示馆分别举办长达3个月的非遗传习活动,向外界展示他绘制和收藏的脸谱、开展非遗传习活动。

(“祖国万岁”创新脸谱艺术字。朱建南 供图)

“接下来,我和徒弟们会继续传习活动,同时也在筹备脸谱文化专著。”朱建南在三十三年绘制生涯中招收徒弟22名,这些人均来自省内各行各业,凭借对非遗文化的爱好投身脸谱绘制传习。继续传习活动的同时,朱建南与徒弟们也未停下搜集资料的脚步,从湘剧到豫剧川剧、越剧等各地戏剧,他们将共同努力去实现国内第一本脸谱文化专著的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