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 传统木版年画融入现代生活,重拾民俗里记忆里的旧时光

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佛山木版年画授课老师张清林教授学生刻版。

随着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非遗教育传承在基础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不少中小学推出一系列非遗教育实践内容,如:课程教学、课外活动、数字教学产品、传承人校园校外游学、教学研究活动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孩子喜爱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美术、舞蹈、音乐、戏曲、游戏、体育等非遗门类开始走进校园,传承千载的非遗技艺慢慢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2018年,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开设佛山木版年画课程。

广州作为全国最早开展“非遗进校园”的城市之一,非遗资源丰富。近年来,广州“非遗进校园”力度不断加大,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范围形成了形式多样、层次多元的校园传播活动。

笔刀传承有新路,年画也能“炫炸酷”

学校学生为宣传抗疫创作的《中国加油》年画组画。

走进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木版年画工作坊,没有看到“秦琼、尉迟恭”这些传统年画门神形象。相反,像寓意逢考必过的《考试神君》、为抗疫宣传创作的《中国加油》、一眼看不出深意的《小涵藏书》……这些或现代或二次元或脑洞大开的年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黄培杰校长说:“学校开办以来,就十分重视传统艺术教育。木版年画教学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用现代化课程传授传统艺术,培育当代巧思妙手岭南学子。”

木版年画工作坊中的年画刻版。

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佛山木版年画授课老师张清林介绍:“传统木版年画表现主题多是喜庆、迎新、避邪、趋吉之类。但随着时代发展,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想法与艺术诉求。在继承和传扬木版年画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社会现实,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工艺手法和颜色配搭应用到木版年画的创作中去。”

年画作品《考试神君》。

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年画明信片

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年画明信片。

作为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年画女侠刘钟萍受邀到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授课,将年画创新的思维带进校园。她结合现实需要,打造“百年解忧年画店”理念,推出一系列结合时代热点,聚焦年轻一代的年画作品,如“5·20”年画脱单和合二仙、“逢考必过”考神,深受欢迎。刘钟萍认为,非遗传承的最大生命力,是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而不仅是摆在博物馆里。刘钟萍说:“风俗虽变,但人们祈愿平安、幸福的生活诉求未变。希望通过佛山木版年画与潮流结合的创新表达,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佛山木版年画。这是一种有温度的传承方式,也是我想向学生传递的理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年画女侠”、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木版年画工作坊这些窗口了解到了佛山木版年画,通过贴地气的年画作品感受到了佛山木版年画的魅力。现如今,执艺版社木版年画工作坊已经走出校门,到不同学校进行交流合作,佛山木版年画的刀笔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逐层推进非遗教育,课程、教学两手抓

张清林在进行佛山木版年画授课。

为开设佛山木版年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打造艺术特色学校,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制定《佛山木版年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以”溯源木版年画的传统”、“分层次进阶式教学”、“联系当下,与时俱进”为原则,将佛山木版年画融入美术常规教学中去。张清林介绍:“木版年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从一年级至九年级一个不断进阶的培养过程。学校秉承打造‘九年一贯制艺术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发挥艺术教育优势,对木版年画艺术的发展沿革、艺术特点、制作技术、年画故事、节庆、节气与年画等资源进行发掘,进而整理成特色非遗教育课程。”

佛山木版年画教学模式示意图。

工艺教学方面,木版年画教学分设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小学阶段围绕佛山木版年画刷印、绘彩勾金及年画联想创意设计展开教学;初中阶段注重教授核心传统木刻技艺,比如使用拳刀刻线法、水印(刷印)而非油(滚印)技艺。张清林介绍:“老师在进行木版年画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注重循序渐进。从开始的听故事赏年画到讲述佛山木版年画历史演变,到传授学生木版年画制作技艺,最后到让学生上手练习画稿、上稿、刻版、刷印、进行年画创作。”

刘钟萍在教授佛山木版年画课程。

每周四下午,刘钟萍老师都会通过2个课时为40多名小学生授课。“因为小朋友的认知和接受水平有限,我会和专业美术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怎样的授课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刘钟萍说:“所以木版年画授课要花一些心思,通过讲故事、猜谜方式,把木版年画的知识点讲述出来,寓教于乐,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些。”

整合多方资源,扩大非遗传承阵地

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充分利用本地佛山木版年画教育资源,聘请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广州航海学院副教授郭亚东作为木版年画校外指导专家。同时将郭亚东创办的印沁堂年画艺术馆和刘钟萍所在的佛山木版年画老店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校内学习木版年画课程,出校门也能亲手体验传统木版年画的刻版、印制过程。

印沁堂年画艺术馆开发的标准化工具包。

坐落在黄埔古村的印沁堂年画艺术馆距离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不过5分钟车程,这里有丰富的年画实物展示与体验资源,木版年画社团的学生经常利用假期来这儿实践学习。创始人郭亚东介绍:“木版年画教学过程中本身存在一定障碍,比如工具包标准化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开发出一套既保有一定传统工艺性,又便于教学使用的一套标准化的工具包。里面包含大大小小30多件工具,从绘稿,刻版,印版,套色,手绘所需要的工具一应俱全。”

张清林在进行佛山木版年画授课。

目前,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木版年画传承教育已初具特色,先后被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评选为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教育厅授予了第三批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木版年画、民乐特色)、被广州市教育局评选为第一批广州市高水平学生美育团队(木版年画特色教育项目)。

据悉,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通过举办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让看戏剧、学传统技艺、过传统节日,在中小学校蔚然成风,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据悉,下一步,广东“非遗进校园”工作将继续探索新模式、新形势,让非遗走进课本、走进家庭、走进同学们的生活中,使之成为中华文明薪火传承人、中华文明进步的拓新者

从前,人们把色彩鲜明的门神贴门上,愿望在纸上纷飞,纸张轻薄却承载厚重。现在,在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学生把传统的门神形象换成了“考神”,寓意逢考必过。不论从前还是现在,用木版年画寄托幸福、美好的初衷一直没变。佛山木版年画这朵“岭南民俗文化奇葩”,现在在执信学子的手中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作者:“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