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馆长看国会乱象:民主的危机有民主的机制来解除

国史馆长陈仪深致词时表示,很多国人面对这两天的国会乱象都忧心忡忡,但相信民主的危机应该有民主的机制来解除,没有人故意把社会弄乱、没有人故意摧毁台湾得来不易的民主。(摘自国史馆官网)

国史馆今日举行上半年新书发表暨座谈会,特别邀请台湾大学历史系陈翠莲教授、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历史档案馆卢启明主任、台北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张国城教授及国史馆退休纂修简笙簧4位专家学者与会座谈,国史馆长陈仪深致词时表示,很多国人面对这两天的国会乱象都忧心忡忡,但相信民主的危机应该有民主的机制来解除,没有人故意把社会弄乱、没有人故意摧毁台湾得来不易的民主。

陈仪深指出,阅读历史、回顾过去,看正面也要看反面、看反面也要看正面,他也呼吁蓝绿双方的领导阶层,回头看看过去曾经共同完成了哪些重要的事,过去的合作是如何达成?而不是只看到互相指责、互相破坏的一面。这是今天一群关心历史、疼爱台湾的人聚集在这里,借着新书发表会所表达的微弱呼声。

陈仪深也分享,后天就是520,原本他以为任期结束,这是一场告别,不过前几天突然被发布续任馆长,下周一就要进去府宣誓就职,所以他必须调整心情,以「重新出发」的感觉来和大家见面。

陈仪深指出,这几年国史馆出版的史料汇编或举办的学术讨论会,除了攸关转型正义的228或白恐政治案件,着重探讨了威权体制如何松动、也就是台湾民主化的过程,不断出现的事实是海外台湾人运动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陈仪深提到,虽然他十几年前在中研院近史所已经出版过两大册的《海外台独运动相关人物口述史》,但是近几年因缘转变,有机会访问到以前访不到的、或是访到但没授权的,由国史馆出版的这本书得到补充,特别是解严后那几年的闯关回台,王康陆、郭正光、陈荣芳他们如何从香港偷渡,在台南的哪里上岸,回来以后如何现身、被捕或押解出境,将来会是拍成电影的好题材。

他说,还有海外同乡回台之后投入选举政治成功的,包括蔡同荣、今天在场的陈唐山、许添财,担任政务官的如李界木、杨黄美幸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

案例。

另外,他也提到,义光教会口述史的部分,由于特殊的缘分在去年1月他和几个修纂处同仁一起去台东太麻里乡,访问到牧师娘高李丽珍和她的女儿、以及女婿戴明雄牧师,是很好的开始,他很庆幸能很有效率地访问到陈福住以下的历任牧师,是1980年代以至21世纪台湾人权史、政治史的缩影,长老教会在台湾的发展渊远流长,它立基于基督信仰如何涉入台湾社会的改革,与台湾人一起受难、一起抵抗。

再来,有关美国与台湾关系的档案,是理解台湾政治发展、包括对外关系史的重中之重,记得教授陈翠莲在2、3年前国史馆的咨询会议上,就有建议国史馆如何运用资源去把美国国家档案局(NARA)的美台关系档案弄回来,我们限于人力物力,从去年 12 月出版两册的档案选辑,现在出版第三、第四册档案选辑,这方面的档案数量浩如烟海,目前选择的角度、范围仍然有限,接下来会继续努力。

他说,国史馆只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一根小螺丝钉。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虽然有过去威权时代以来的压迫与反抗、甚至斗争与牺牲,但是至少从前副总统李登辉继任为总统以来的改革过程看,蓝绿政党也有很多合作完成的美事,包括资深民代的退职、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选、97修宪等等所确立的宪政体制,大多是「绝对多数」才能完成的。

陈仪深强调,无法说这是100%谁的功劳,而是一个有冲撞有退让、很像是双人舞的过程,最近以来尤其是这两天立法院的乱象,他知道很多国人都忧心忡忡,但相信民主的危机应该有民主的机制来解除,没有人故意把社会弄乱、没有人故意摧毁台湾得来不易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