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如何融入初中语文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的使命担当。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处在身心快速生长和发展的时期,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可塑性强,但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也不足。鉴于此,在初中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历经时间淘洗的国学经典融入进去,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厚植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只能由人建树。”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人“建树”人的过程。所谓“建树”,就是教师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博大的爱心,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建树”的目标。其中,深厚的知识储备是硬件,不可或缺。正所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古往今来,典籍文献卷帙浩繁,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涉猎、阅读,但是,像《论语》《孟子》《诗经》《庄子》《史记》等经典文献,应该成为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必读书目。除此之外,广大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国学培训,通过潜心研读和聆听专家的讲授,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进而为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国学经典元素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七年级《〈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为例。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的是道德修养。“不耻下问”,讲的是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方法,讲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如果教师的国学素养不高,就很有可能出现讲解不清、分析不到位的情况。还有,司马迁的《史记》中,“本纪”是《史记》中的一种体例,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可是,项羽并没有做过皇帝,为什么司马迁要把他列入“本纪”中呢?假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上述疑问,教师没有一定国学素养的话,很可能在课堂上卡壳。语文教师自身国学素养的高低,是将国学经典融入课堂教学的基础。

重视国学经典的诵读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读书要三到》中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事实证明,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播。比如,课前几分钟,学生可以诵读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诵读《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诵读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诵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诵读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通过诵读,感悟古诗文特有的语言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文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理解和感悟古人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语文课堂上诵读国学经典,是营造浓郁的国学氛围行之有效的方法。

将国学经典与教材篇目关联起来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与国学经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倘若语文教师在课前撰写教案时能够找出二者的关联性,使之巧妙对接、勾连和融合,那么,课堂教学一定会更加精彩,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教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时,教师可通过PPT展示几张春天美景图片,或播放一段春色满园的视频,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古人笔下的春天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有何异同?你最喜欢哪位诗人或作家描写春天的诗文,为什么?于是,就会有学生自然而然地吟出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等。通过这些诗文的背诵,以及诗歌或课文文本的对比阅读,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了共鸣。又比如,在学习吴伯箫先生的《灯笼》时,教师可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以及相关民俗文化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春节的有趣故事,讲讲灯笼的寓意,让学生把作者笔下的灯笼与自己生活中的灯笼联系起来,进而体会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样,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也可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与著述,引导学生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婺源县思口中学)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2日第7版

作者:俞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