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教师如何通过语言来处理课堂节奏
只要家长多加用心规划,假期也会成为令人回味的“佳期”。
课堂节奏可以从动静、收放、曲直、起伏、点面、张弛六个角度来处理。 这些策略固然十分重要,但我认为,课堂教学的节奏应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那就是语言的节奏。
我讲的这个语言的节奏,主要是指教师的语言,教学的语言。事实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有张有弛,有起有伏,时如大江东去,时如小桥流水。当教学语言的音高、音量、音速、音色所构成的“外节奏”与教学内容的详略、主次、轻重、曲直所构成的“内节奏”相互协调时,教学就能紧扣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共鸣。因此,教学语言或教师语言的节奏,其实是课堂教学节奏的灵魂。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一节奏呢?我提三条建议。
第一,教学语言要显示出不同教学层次的节奏。怎么解释呢?如果你讲的所有的话都一样,没有起落,没有张弛,你的语言就是催眠曲,课还没上完,学生们可能就睡着了。因此,教学语言在不同的教学层次要体现不同的节奏。
比如,你的导入语要尽可能简洁,要巧设情境,引人入胜,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比如,你的过渡语要平实,要承上启下,自然巧妙,所谓“嫁与春风不用媒”,这是需要花工夫的;
比如,你的引导语要准确,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所谓“一语惊堂满座醒”,语言要有张力;
比如,你的理答语要机智,要因势利导,机敏多变,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比如,你的提问语尤其要清晰,要难易恰当,具有梯度,所谓“惊风乱飐芙蓉水”;
比如,你的结束语也非常重要,要精练概括,简明规范,意味深长,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话说完了,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
教学语言在不同的教学层次的节奏应该是不一样的。
第二,教学语言要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吻合。一堂课40分钟也好,60分钟也好,甚至80分钟也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其实也是有节奏的,他不会一直亢奋到底,也不会一直懈怠到底。比如说,课一开始,他的注意力容易分散,5分钟以后,他的注意力可能就集中了,这个时候课堂会出现第一个注意力高峰;再过5分钟,他又开始分心了;再过一段时间,第二个注意力高峰出现了;接着“唰”的一下,他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呈现出这样一条曲线。
不仅是注意力,在课堂里,学生的情绪也是有节奏的,他的智力和体能也是有节奏的。因此,你的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吻合。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周期变化,运用语言的声调,不断调节、转移、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当学生处在注意力高峰的时候,采用高昂的快板;
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采用平和的柔板;
当学生比较疲倦的时候,采用语速快、停顿短的急板,或采用语速缓、停顿长的慢板。
这样,学生就能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激活旺盛的求知欲,时刻保持一颗灵动觉知的心。
也就是说,教师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什么时候强势一点儿,什么时候弱势一点儿,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曲线来变化。其实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
第三,教学语言应以情感的变化为基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包含注意、观察、思维、想象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培养的过程。对语文教材来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以说,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更注重情感,更需要遵循情感生发的规律。因此,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合乎课堂师生情感变化的节律。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教师要通过语言的情感节奏,调解学生的情感律动,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中。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爱,则气缓声柔;
教师憎,则气冷声峻;
教师喜,则气满声高;
教师怒,则气沉声促。
教师激昂时,学生振奋;
教师悲壮时,学生寂然;
教师委婉时,学生感怀;
教师深沉时,学生遐思。
总而言之,教师疾徐有度、跌宕起伏的情感化语言节奏,不仅能使学生享受音乐美、节奏美,也能使他们在感同身受、心心相印的情感体验中领悟到绚烂多姿的语文之美以及生命之美。
所以说,动静也罢、收放也罢、曲直也罢、起伏也罢、点面也罢、张弛也罢,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活生生的教学语言来进行调控、组合、处理、加工和优化,从而实现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课堂节奏,就需要通过这样的策略、这样的情怀来调控。在人类诞生以前,自然界的节律就已存在,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春去春来、月圆月缺、昼夜更替、寒暑交往、水波起伏、草木荣枯,这不是节奏吗?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的灵魂是节奏。天地有这样的大美,但是它不说,而是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节奏,正是对自然节奏的模仿和顺应。人的生命也是有节奏的,喜怒哀乐有节奏,生老病死有节奏,荣枯穷达有节奏。
课堂节奏,我认为也是对自然节奏、对生命节奏的模仿和顺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节奏就是一种道,一种天地之道,一种生命之道。合乎节奏的课堂教学,就是合乎道的课堂教学,它让人忙而不乱、闲而不散,在张弛有度中尽享学习的乐趣和生机。合乎节奏的课堂教学,时时呈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这样的境界让人心无旁骛,欲罢不能。你看,这样的境界不正是“人课合一”的境界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别忘了【转发朋友圈】☺
来源 | 王崧舟
编辑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