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增7成 医师教你4「大热伤害」如何处理

▲遇到中暑状况,第一时间要将患者移到通风阴凉处。(图/卫生局提供)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台湾气温屡屡创下新高,据卫福部最新资料显示,今年入夏以来因为热伤害而送医的人数去年同期增加7成。卫福部更大力宣导预防热伤害的三要诀「保持凉爽、补充水份、提高警觉」。奇美医学中心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张敬弘指出,婴幼童、65岁以上的长者、慢性病人服用药物者暨户外工作者运动员或密闭空间工作者及过重者都是热伤害高危险族群。张敬弘指出,热伤害共分中暑、热衰竭、热痉挛和热昏厥,其中中暑是所有热急症里面最严重的情况,症状包括异常高体温、干热的皮肤合并无汗大量盗汗、头痛意识混乱、抽搐、昏迷等,严重可致死亡,因身体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导致体温快速升高,甚至可能在10-15分钟内体温上升超过摄氏41度C。第一时间处理需要马上拨打119并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的阴凉处,移除多余衣物及用冰凉水将衣物淋湿,等待救护车送医。▲台湾的气温也随着全球暖化屡屡创下新高。(图/记者季相儒摄)

而热衰竭是在高温环境大量流汗后未正常补充水分电解质时引发,尤其以年纪大、高血压及在燥热环境工作者容易发生。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速、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微微升高等。第一时间要将病人移至阴凉处、补充水份及移除多余衣物例如鞋袜,再用凉水冲洗头脸颈部或是将衣物淋湿。

另外,热痉挛通常发生在运动员或是需大量劳力的工作者,由于大量流汗导致水分及电解质流失,会引起手、脚或腹部肌肉强烈抽筋及疼痛。第一时间要将病人移至阴凉处休息并补充含糖及电解质水如运动饮料。▲遇到热衰竭病患,可将病患衣物淋湿舒缓症状。(图/奇美医学中心提供)热昏厥则是在热环境中久站或突然起身时发生,病人短暂的丧失意识及全身瘫软。原因是周边静脉血管扩张及相对血管内液体不足而产生姿势低血压,由于供应脑部血流减少导致昏迷,昏倒后由于脑部血流供应渐渐恢复而再度清醒。第一时间要将病人移至阴凉处平躺并给予补充水份症状即能快速改善,但是要小心可能有伴随心血管脑神经疾病的可能,特别是有许多慢性疾病的年长者。张敬弘提醒,近年来流行马拉松单车运动,因此也增加许多因为激烈运动而导致热伤害的案例,做完第一时间的处理之后,热伤害状况若持续,就要立即送医,另外,也要特别留心家中慢性病并行动不便的年长者,即使整天都待在家里没出门,由于天气过度炎热而发生中暑的案例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