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川普2.0时代 台湾的新出路(游智彬)

大陆文旅部17日宣布,将于近期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客游,两岸观光交流出现新突破。图为2023年上海外滩艺术季。(新华社)

川普2.0时代启动,在中美博弈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台湾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正面临多重挑战。从观光业的萎缩到少子化带来的人力资源困境,再到高等教育的困局,台湾正站在一个虚假繁荣的十字路口。未来的出路是坚守现有的抗中保台政策,还是务实寻求新方向?我们可以从「陆客、陆工、陆生」三个方面寻找答案。

观光产业的「惨」烈现状

自从陆客大幅减少以来,台湾的观光业几乎陷入寒冬。根据交通部观光署的统计,2024年入境人数仅785万人次,与过往相比大幅减少。而今年春节期间,全台观光旅馆的平均订房率仅为40.15%,其中花莲县更低至25%。观光产业,如今却成为了观光「惨」业。这一现象无疑对台湾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而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民进党当局的错误政策,包括限制陆客团体旅游和橙色警戒等毫无意义的政经自杀行为。

若能重新开放陆客来台,必将能为台湾的观光业注入新的活力。陆客消费力强,对住宿、餐饮、购物等多方面的需求,能直接带动台湾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为陷入困境的产业带来重生的希望。

劳动力短缺与外籍移工问题

台湾已正式进入高龄社会,基层劳动力严重不足,外籍移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根据劳动部的统计,2023年9月底外籍移工人数已达80万人,其中产业移工超过55万人。然而,语言与文化适应问题使得移工与雇主之间产生诸多矛盾。若能大规模引进同文同种的陆工,不仅能迅速填补人力缺口,还能有效减少劳资纠纷,提升长照服务的质量,进而解决台湾长期存在的照护危机。

高等教育的困境与陆生的潜力

少子化同样对台湾的高等教育带来严重冲击。过去,陆生的来台曾为台湾高校注入活力,甚至在马英九执政期间缓解了多所高校面临的倒闭危机。2015年,陆生人数达到历史高峰,但随着蔡英文执政以及疫情影响,陆生来台人数急剧下降,高校倒闭潮随之而来。

重启陆生来台政策,无疑能缓解少子化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不仅如此,陆生及其家属在台期间的消费,还能带动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川普2.0时代的中美博弈格局下,台湾的定位需要重新思考。过去的政治操作已经让台湾失去不少机会,如今更应从人民福祉出发,寻找实际可行的出路。开放陆客、陆工与陆生,不仅有助于降低两岸敌意,更能实现台湾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台湾当局是否有智慧和勇气摆脱被动棋子的角色,为人民谋求真正的利益?(作者为新党副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