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季辛吉为和平的最后一搏(沈迺训)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右)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左)。(新华社)

每当季辛吉偷偷的访中,总是世界局势突变将至。52年前季辛吉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暗中规划自巴基斯坦「偷渡」中国大陆,成功取得与北京的联系,最终促成「连中抗俄」,进一步的与中华民国断交另与中共建交。对台湾而言,季辛吉的作为是令人痛恨的;但对世界局势而言,却是冷战中美国最杰出的外交成就,对冷战的结束提供相当大的推进效果。

此次52年后的访中,季辛吉同样没有敲锣打鼓。只是与第一次来的时候不同的是,已不再是在为建立合作关系而来,而是在为中美关系濒临破裂的关头做最后的努力。尽管各方声称此行是季氏的「私人行程」,但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位百岁高龄长者自发性的忧国忧民行为,完全没有为中美双方官方沟通的成分。或许这是季氏能为双方提供最低限度的联系关系的价值所在,只怕也是最后一次帮忙。

如今52年后「新冷战」俨然成形。此次的对手居然是中美双方,恐让季辛吉始料未及。而真正季辛吉始料未及的是,中国竟然在短短半世纪的时间从一个弱小的共产政权成长到世界经济第二大的国家,这恐怕根本不在季辛吉的估算范围之内。如果季辛吉知道半世纪的中国会成长的如此惊人迅速,当初还会千方百计促成中美双方建立合作关系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季辛吉作为公认的现实主义权力平衡大师,在他的算计中意识形态只是为权力而服务的斗争工具,也唯有如此才能解释为何当初美国会选择与共产中国合作对抗苏联。而且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跟意识形态回异的敌国合作,在二战中为了防止德国崛起盘据欧陆称霸,美国早早就决定与苏联合作。对此,美国的解释是苏联正在发展「初阶民主」。

而美国到了今天为了维持霸权的地位,采取的仍是由权力出发的算计,只是这次与52年前不同了,52年前美国为了压制苏联超越自己成为欧陆霸权,毫不掩饰将意识形态舍弃一旁,采取现实主义行事的作风与中共联手;而52年后的这次却是将意识形态拿来当斗争工具,用民主与威权、战争与和平此类的道德对比包装它的霸权欲望。但看在季辛吉的眼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何让美国在国际政治的权力丛林中永远保持统治地位,才是他活着最重要的事情。

季辛吉帮助美国赢得了冷战,但命运的安排让他见证了新冷战的开启。与面对冷战形势不同的是,季氏从来没有把握美国能在中美对抗中赢得胜利,因此他不仅反对美国对中国建立包围网;也研判美中很可能在台海发生军事冲突;更表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应该走向乌克兰路线,让乌克兰那样的战争爆发在台湾,将摧毁这座岛屿并重创世界经济。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季辛吉在生命的终了前依旧疾言中、美两国都无法承受将对方当成对手的代价,如果两国发生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亦可谓是一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展现。只是季氏的念兹在兹能为中美冲突的发生带来多少预防效果已经无法估计。人们能做的,是借用习近平说过的那句:「我们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