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两岸青创合作有想像空间(林清和)

由上海同济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慧实验室打造的机器人,在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总决赛现场上演一场足球表演赛。(朱绍圣摄)

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日前在上海举行,新闻曝光不多,却是值得关注的一场两岸青少年创客交流互动。青少年同场竞技,碰撞出的创意「火花」,可谓两岸紧张局势中难得的温情。

创客(又称为「自造者」)概念来源于英文Maker和Hacker两词的综合释义,指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面对AI(人工智慧)等科技浪潮兴起,创客的涵义也不断泛化,不局限于通过切割机、3D列印机等创造实物,更倾向于结合设计理念和前沿科技,深化硬、软体融合开发,创造出实体或虚拟形态的产品。

台湾吸纳创客理念较早。2013年开始,美欧盛行的创客风潮吹进台湾,一时间政府、企业争相响应。十年中,创客经济往下扎根,全台各地出现不少创客基地,如Fablab Taipei、Taipei Hackerspace等自造者空间(Makerspace)名声在外。

台湾科创氛围浓厚,相关教育在全台也遍地开花。多年来,台湾的国中国小开设了创客课后班,老师带队,组织学生集训,由学生自己想题目、设计方案并完成执行。这些培训让台湾学生的创意自由奔放,遥遥领先。

大陆方面则在逐渐发展中。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科创孵化基地吸引了许多青年带项目加入。学生素质教育也明显朝着科技、创新的方向倾斜,如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科创类赛事占据半壁江山。

虽然大陆现行的科创培育仍有其褊狭和局限,但透过本届大赛可看出,在AI时代,大陆青少年创客的水平正在逐渐追上台湾。一方面大陆展现出学科专业训练的严谨扎实,另一方面如台湾主办方代表、逢甲大学副校长唐国豪所言,「(两岸青少年)想法自由奔放的差异近年来已经渐渐没那么明显了」。这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两岸青少年创客水平差异大的时代已经结束,水平相当的创客交流合作将更加高效。

随着科技新潮流汹涌来袭,面对AI、量子技术、虚实融合、生物大数据等科技新趋势逐步升级,交流合作远比单打独斗更有竞争力,两岸青年创客也不例外。如今在两岸创客界小有名气的徐韬,此前在台大念书期间曾三次休学进行网路领域的创业,可都不温不火。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更大的网路市场空间,徐韬去到北京中关村,和大陆青年组成「两岸团队」,创立了一个网约工作平台「小包智工」,为企业商家解决灵活用工难题,为工作者提供灵活就业机会。目前,该平台注册总量接近100万,活跃量大约10万,业务覆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

徐韬西进的成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在于,西进前,他在台大念书时结识了大陆交换生,了解到共享单车、外卖平台在大陆快速发展的创业案例。此外,他也曾随参访团到大陆交流,感受到大陆对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观察到创业环境比较友善。

至于必然,关键在于两岸青年创客交流合作的背景价值。

其一,台湾软体创新发展的氛围和体量有限。在美国谈惠普、戴尔等硬体公司的时候,台湾在谈鸿海、台积电,在美国、大陆进入Google、IG、Tiktok、小红书时代,台湾还在谈这几家公司。不可否认,宏碁、华硕、联发科、富士康等台企仍影响着全球电子硬体发展,是台湾最引以为傲的产业巨头。然而,在网路领域,台湾在移动革命时代已然落后。

智慧手机上常用的APP如Line、亚马逊、虾皮购物、Foodpanda等,都不是本土品牌。相较之下,大陆的网路服务,如电商、外卖、数字支付、公交乘车、社交媒体等软体丰富且发展迅速。为取得更多与前沿软体科技创新人士交流机会,不少青年创客不甘心陷于台湾网路创新氛围困局,西进大陆交流合作的不在少数。

其二,西进大陆交流合作有想像空间。

2015年以来,大陆设立了数十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包括园区、学校、创业孵化器、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各类平台,且部分平台由台青负责运营管理。据报道,目前有77家在运营,截至2022年底,累计服务和入驻台青投资企业和创业团队4900多个,吸纳实习就业创业台青近25000人(次),累计超20万人(次)参与基地和示范点开展的交流活动。

虽然疫情使两岸交流「停机」至少2年,但两岸青年的民间往来从未冰封。如2022年,宁台大学生青春修炼营、台湾大学生广州实习体验活动、创业武汉·台青说吧、两岸(川渝)青年就业创业发展交流会等,两岸定期互动机制下的专题活动持续开展。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两岸青年创客正迎来共同推动新技术进步的机遇。而增进两岸青年互动,也有助于缓和紧张的政经掣肘氛围,对维护两岸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为大陆资深时政评论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