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就征服它! 移动式泳池、海上帆船是「戏水新秀」

教育宣导夏天戏水注意事项。(图/教育部提供,下同)

记者卢映慈台北报导

夏天在游泳池泡上一整天,不但能健康运动、与朋友共乐,还能拥有「透心凉」的感受。但根据教育部校安通报,今年已经有5起学生溺水事件,发生时间地点都是在周末、没有救生人员设备场所,造成4死3伤;教育部也公布「水中自救4招」,希望学生可以保护自己。暑假是学生戏水的旺季台湾溪流多、四面环海,戏水的区域非常多元,但溪流中暗藏的漩涡海域常有的海流,还有水中吸血虫水蛇等危险生物,都是戏水的隐忧。教育部表示,戏水时应该选择安全的水域,确实做好探勘与暖身才下水,如果不幸溺水, 可以用「拍打水面呼救、运用身旁漂浮物衣物水母漂、仰漂」来自救,撑到救生员来。

▲教育部宣导夏天戏水自救4招注意事项。

体育署也在105年起补助偏乡小学设置移动式亲水体验池」,并试办「小学游泳与自救能力教学巡回计划」,针对不同的年龄层规划出连续3天的课程内容,完成的学童几乎都拥有全国中小学游泳自救能力指标第一级(海马级)的能力;另外,体育署也推动学生参与水上活动,如宜兰县苏澳岳明国小的「帆船浮潜、趴浪」,不但能让学生亲近水域,也能学到自救知识与能力,减少遗憾。

岳明国小也将海上活动融入体育与海洋教育课程,发展学校特色,四年级的欧瑃籴表示自己正在上「趴浪课」,小时候父母都会叮咛不要随便到海边玩水,但学会海洋的知识、认识海洋,在上趴浪课时更学会了「观浪」,现在不但「没有像小时候那么怕海,反而越来越喜欢海上活动」。

▼岳明国小帆船课程是学校特色之一。(图/翻摄岳明国小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