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觉、爱磨蹭?可能是你的培养方式不对!

小时候,大人们常感叹:“这孩子咋就不自觉呢?”许多家长对此深有同感。

比如,有位父亲在讲座上提起他的女儿,聪明伶俐,却少了份自律。写作业时,总是磨磨蹭蹭,明明作业不多,却总要拖到深夜。

父母即便再忙,也得抽空视频监督,有时甚至要反复催促,孩子才勉强坐到书桌前。

这样的场景,对不少家长来说,想必并不陌生。

孩子写作业的磨蹭,像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考验着父母的耐心和孩子的自律性。这时,家长们或许会疑惑:孩子的内心是否因此焦虑?我们的督促又是否真的奏效?面对这些问题,家长们常常感到困惑。

尹建莉老师,曾分享过自己女儿的经历。

有一次,女儿梦见作业未完成被老师批评,惊醒后焦虑不已。尹建莉没有责备,而是给出了两个选择:要么熬夜完成,要么第二天向老师说明。

女儿稍作挣扎后,选择了完成作业,从此,她的写作业态度有了显著转变。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

自律并非天生,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的。家长的干预、引导,甚至适当的“逼迫”,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么,如何通过适当的“逼”助孩子养成自律呢?日常生活中,家长的教养方式至关重要。

从教育角度看,自律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自律的孩子更易养成良好习惯,在集体中脱颖而出。他们展现出更强的意志力和专注力,能更积极地面对挑战,勇敢解决问题,不易退缩。

家长们常感慨,孩子们为何不能像我们当初那样懂事自觉?

实际上,时代变迁、环境差异,让孩子们在更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这也意味着,他们面临的诱惑更多,分心的可能性更大。

在此背景下,家长若只是简单唠叨、责备,往往适得其反。

制定明确的规则,是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有效方法。

相比反复唠叨和无休止的责备,明确的规则更易得到孩子的认可和遵守。清华大学的学生中,不少人拥有详细的时间规划表,从早到晚,每个时间段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背后,是他们对规则的认可与执行。

因此,家长在制定规则时,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其中,达成共识。

此外,家长自己也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家长的自律行为往往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当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自律的成效时,他们会更愿意尝试,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然而,仅靠外部规则和榜样作用,孩子的自律还不够持久。

最重要的是,家长需帮助孩子找到内驱力。内驱力是个体内在的动机,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持续努力,直至实现目标。没有内驱力的自律,如同无根之木,难以长久。家长可以通过设定适度的挑战目标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一个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更能激发孩子的潜力,促使他们自我驱动,追求更高成就。

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律的人,而非让人必须被管教。

真正的教育,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是帮助他们在经历中成长,逐步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这需要家长给予孩子有价值的指导和监督,而非一味的控制和强压。

综上所述,适当的“逼”孩子一把,可以帮助他们看清利弊,找到自我成长的方向。

但是这种“逼”,并非提出过高要求,而是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给予适当刺激,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在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中,家长还需注意把握好“逼”的度。

因为,适当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孩子成长,过度的压力则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