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折磨自己 觉得孤单不是你的问题 破解伤人的迷思

别再折磨自己!觉得孤单真的不是你的问题,看懂那些常见冷血又伤人的迷思,找出在生活里温柔相待力量。(示意图/Shutterstock)

当我们因为种种原因陷入孤立时,不只会感到孤单寂寞,更会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羞愧,因为我们的社会把孤立无援的人给污名化了。60岁的单身女作家芙尔沃克,本身是位资深心理复健咨商师,却在生活处处碰壁时,与其他人一样羞于向人求助。当她终于走出孤立后,她决定对面临同样问题的人伸出援手,把经验写成《你可以独立,但不孤立》一书,希望当谁也找不到人可以倚靠的时候,提供暖心、坦诚而抚慰人心建议。以下是重点书摘

每一个让我得以挣脱孤立牢笼的经验启示,底下都有一个必须打破的迷思。这些迷思曾经误导我,让我继续陷于孤立,也呼应我们文化给孤立者贴上的污名。

不幸的是,面对孤立的处境,我们经常会自责,以社会污名来评判自己。事实上,当我们最需要向外求援时,我们往往会阻止自己这么做。孤立背上污名,对它的迷思和信念打击着我们的信心,摧毁我们努力建立新连结时所需要的勇气、希望和资源

以下提及的迷思主要源于社会污名,会造成我们陷入孤立处境:

造成我们陷入孤立处境的迷思与破除建议。(图/商周出版提供)

造成我们陷入孤立处境的迷思与破除建议。(图/商周出版提供)

思索这些让人陷入孤立的迷思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为了避免被评断、看轻或排挤,会不愿意踏出脚步,朝别人伸出手。

要打破孤立,答案看似简单明了,就是「走出去」,例如去当志工、加入团体运动,或去上上课,但是当这些迷思和信念打击我们的社交信心时,要这么做就不容易。这些根深柢固的思考模式会阻碍我们求助及建立所需的支持,能察觉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跟对别人才会有更多耐心和同情心,也更愿意接纳。

不幸的是,社群媒体会增强和利用社会污名,甚至把社会污名变成一种武器,加深这些迷思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恶意的评论,到最后变得麻痹无感,认为这些污名化、羞辱和没有礼貌言行数位时代所必然。就算我们不是这么脆弱,在我们最寂寞、最孤单的时候,得不到一个「赞」、被删好友,或是在贴文底下看到残忍的留言,还是会让人觉得很受伤。

个人就是最好的证明经历一整天忙着安抚生气和焦虑的家属的咨商工作,心力交瘁时对社群网路动态总是特别敏感。上周我下班回到家后,打开脸书,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我真的很喜欢也很敬佩朋友突然删了我。我立刻陷入自我怀疑,就像十三岁的孩子同学拒绝一样。然而,不消几分钟,这些阴郁的感觉消失了,我想到隔天要去一位好友家吃晚餐。我心中充满喜悦及感激,这段友谊得来不易,我投入了许多爱、努力、耐心和宽恕。谢天谢地!这才是真实的、美好的连结,而不是网路上虚无缥缈的关系。事实是,社群媒体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够好,但充满爱的、实际的关系才能带来真正的归属感

在走出孤立的漫长旅程中,我得到许多启示;担任了二十多年的咨商师,面对严重孤立的人,我学到很多也从中获得许多经验。我想要分享建立一个更好的支援网路的方式。此刻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扩大真实社群的支持,降低网路社群、污名化、愈来愈少面对面对话沟通所造成的问题。残酷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温柔相待。

《你可以独立,但不孤立》书封。(图/商周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