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真的那么可怕吗?
最近,一篇清华教授刘瑜的演讲《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刷屏了。在她看来,摆脱迷茫和焦虑,不妨先从“坚定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在引发共鸣的同时,也收到了一些诸如“精英们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是让你认命”的批评。
无论是刘瑜的演讲,还是花式批评,坦白说各有各的道理,孩子教育本来就很难说是一门科学,每个人基于自己的教育背景、经济基础、所在城市、孩子天资、个性偏好,以及更玄乎的价值观,得出不同的看法都是极其正常的事情,而且注定互相难以说服,但却会相互提升焦虑。
然而,为什么我们如此反感或者恐惧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呢?对于这个可能大而无当的问题,我只有把自己和亲友作为方法,来尝试讨论一下。
第一,几乎每个家长都有高估自己孩子天资和潜能的倾向。在我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不知道听到多少次“这个孩子很聪明,我们(你们)要好好培养”之类的自负评判,当然这也包括我。在这种将自家孩子当作天才的集体气氛下,你压根就不愿意接受“普通人”这个人设。
当然,会有人说,西方的教育理论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有潜能的”,然后更加拒绝“普通人”这个思维方向,认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低估和矮化。请注意,西方教育理论可没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它的立足点就是普通孩子导向的,是说我们可以在普通孩子身上发现各自的闪光点。并且,中国家长可能不会接受孩子只有一个或两个“潜能”,在日常行为是总是将孩子作为“全能天才”来开发的。
第二,教育竞争参与者往往倾向于不顾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和时间成本,几乎无节制地提高教育费用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一些经济条件普通,却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教育竞争中的家长或许还很有些“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崇高感,为了孩子接受双语教育甚至不惜卖房。同样让参赛者自我感动的是,一些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甚至对标的是比自己条件更好的家庭,人家投入3成拼教育,我们家大不了就5成7成等等。如果你学过世界现代史的话,应该会知道军备竞赛会拖垮一个国家的,何况一个家呢?
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氛围下,许多家庭都被迫加大教育投入,结果是家庭生活质量肉眼可见的下降。这么多家庭都付出了这么大的成本,然后你告诉他们“孩子做个普通人也很好”,这怎么可以接受呢?
最荒诞的是,在你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升级军备竞赛时,恐怕“普通孩子”的概念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嗯,别人家孩子一周六个培训班,太鸡血了,我们家的“普娃”一周只有五个班。
第三,社交媒体成为了教育竞争的放大器。我们男同胞之间常开玩笑:自己的老婆最近认识了一帮鸡血妈妈,在微信群里每天互相加压,然后就被无可挽救地迅速带坏了,然后就开始反过来指责老公昧于时势,空谈误娃,做了个甩手掌柜。
但很多爸爸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己之所以可以摆出一副“超然”的样子,归根结底未必只是妈妈天然更鸡血,而是妈妈们通过社交媒体无远弗届的密切交流掌握了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基本都是导向“全力鸡血”的大方向。如果有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做出鄙夷鸡血的姿态,而不是装出来的话,多半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睁眼看世界”,或者说,他们还没有进入这样的社交圈子。一旦认真研究消化这些触及灵魂的鸡血文,相信我,没有一种“高冷”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
也就是说,即使你一开始怀着放养孩子,将孩子视作“普通孩子”的田园牧歌幻梦,一旦你进入由无数鸡血父母和教育机构构成的社交媒体包围圈,你就逃无可逃。他们会告诉你,“普通孩子论”就是不负责任,就是“精英们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是让你认命”。
教育竞争的气氛越凝重,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压力就越沉重,转向是大概率的事。
第四,我们惧怕孩子成为普通人,除了以上更偏向主观的因素之外,也因为现实情况就是鼓励“鸡血”和竞争的。要知道,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不要说中小学,就连看个幼儿园简介都足以让你鸡血上身,力争上游,完全不留给你岁月静好、自我催眠的空间。如果不同学校之间确实存在差距,你不可能像鸵鸟一样无视这种差距,想要做到心如止水,这简直是拿米其林餐厅诱惑减肥者。
很多人接受的一个潜在预设是,如果在教育竞争中被甩下,变成了“普通人”,那么一个人的人生似乎从此就丧失了开放性和更多可能性,应该无奈地接受困窘和匮乏。在这种集体意识下,“普通人”的意义和价值很可能是被相对忽视的,于是乎,成为普通人的种种不快也就被自我证实了。
必须说,能否理直气壮地喊出“我希望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