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12年 陆太极拳申遗成功
大陆申报的太极拳,17日申遗成功。图为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学员练拳。(新华社)
大陆单独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拳」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评审通过,17日晚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大陆央视报导,本届委员会常会于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于线上召开,共评审57个国家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陆单独申报的「太极拳」项目已申报了12年,终于在17日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外,大陆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也在此次评审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报导称,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海内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对于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据中国太极拳网报导,自2008年至今,太极拳申遗已历经12年,过程曲折:2008年首次申遗失败;2009年,由于申报数量有限,大陆选择了京剧、中医、针灸申报;2011年、2013年继续落选;2014年太极拳的申报文本、影片没能在申报工作截止日期前提交,第五次申遗宣告失败。2020年,太极拳第六次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