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鲜榨果汁!如何从「营收不到百万」飙至惊人6亿?
(图/今周刊提供)
这家鲜榨果汁,不只卖进台、日、美、澳等多国的好市多,更成为台湾航空商务舱,以及手摇饮业者的首选,且看它凭什么突围。
屏东科技园区内的一家食品加工厂,员工们正将当季盛产的金钻凤梨,进行自动化清洗、裁切,再准备冷压榨汁、填充、异物检测、HPP(超高压低温灭菌)等果汁加工流程,最后以低温配送到全台30多个通路。
这是2011年成立的台湾首家冷压果汁厂金利食安,旗下有「纯在」、「品纯粹」、「CB LAB CAFE」三大饮料品牌,去年营收创高,达5.77亿元;4月23日,它以每股48元登录兴柜,截至6月7日,股价收在51.5元,总涨幅7.29%。
金利食安除了以自有品牌面市外,其实也是台湾三大航空业者,以及多家手摇饮品牌的供应商。「在台湾只要标榜HPP的果汁,几乎都是我们家做的。」金利食安总经理殷豪自傲地说。
时间回到2010年,金利食安董事长廖日兴斥资1亿元,引进HPP设备,打算做肉品加工,但成本过高,市场反应冷淡,迟迟抓不到发展重点,导致该公司有两、三年的时间,年营收不到百万元。
借镜美星巴克 转攻蔬果加工
转机,是在2014年时,殷豪赴美考察,发现美国星巴克居然也使用HPP加工蔬果,才决定转换跑道做果汁,考量台湾拥有丰富的蔬果资源,能就近取得原料,他决定在蔬果大县屏东设厂。
花了1年时间增设果汁产线,2015年,他主动找上台湾星巴克,建议其可在台湾贩售HPP的果汁产品,并以在地生产可省去运费为由,说服对方,成功拿下一张订单。
然而,星巴克主业是咖啡,对果汁需求不大。所幸,当时长荣航空为了提升商务舱与贵宾室服务,决定引进HPP加工的鲜榨果汁,于是主动找上金利食安,后来星宇、华航也陆续于2020及2022年成为客户。
「商务舱会更注重吃什么,而且能增加客人黏着度。」殷豪指出,能获航空业者青睐的关键,除了HPP技术,使用台湾在地原料,也更能满足航空业近年对品管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标准。
(图/今周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