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民族复兴成败关键

旺报社评

大陆经过45年改革开放,综合实力崛起为世界第二,部分领域甚至超越美国。中国人洗刷百年历史屈辱,正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然而,两岸关系紧张,台湾问题国际化愈演愈烈,台湾成为决定民族复兴成败的最后一道关卡。

民族复兴最后一道关卡

两岸走向统一,本质上是三个问题的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岸制度、经济、社会发展能否趋于一致。尽管大陆沿海发达地区富裕程度已经追上乃至超过台湾,台湾人也愈来愈愿意到大陆工作、生活,但台湾人均所得仍然高于大陆,社会开放、人身与言论自由、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方面仍具有显著优势。不过,在这些问题上,大陆有充分自信,也清醒认识到,归根结柢底需「办好自己的事」,维持发展进步的势头。

第二个问题,如何克服或化解国际势力对台海情势的影响。虽然「台湾问题国际化」概念近些年才成为显学,但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老问题」。1895年台湾因清廷战败被割让给日本、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归中华民国、1949年又因国共内战而隔海分治至今,两岸问题的每一步都和国际因素深度纠缠。因此,只有大陆的实力与影响力,足以令国际势力愿意在台海问题上妥协,才是两岸统一的真正时间点。

第三个问题,如何与台湾政治体制共存共「融」。众所周知,中华民国体制在台澎金马扎根,虽然仍保留大一中框架,但事实上已经建立起以台澎金马2350万台湾地区人民为边界的宪政秩序。台海分治75年,无论两岸关系交好或交恶、无论两岸宪政体制孰优孰劣,双方事实上已经形成两套平行的宪政秩序,并基于各自宪政秩序,塑造了两种具有政治意义的国家认同。

如果问台湾人「中华民国是中国,还是台湾」,大部分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后者,其实前者才是符合宪政体制与历史脉络的答案。暂且不论是否受到民进党意识形态操作的影响,「各过各的」早已成为台湾人民认知中的两岸现状,让两岸关系进入第三阶段:从最初的正朔之争,到后来的制度之争,再到现在的认同之争。

在正朔、制度之争时,两岸对同属中国、同为中国人均无异议,但进入认同之争,问题就变得复杂:一方面,两岸从政治认同之争上升为国家认同之争,另一方面,台湾认同除了与中国分道扬镳以外,还结合了更多国际因素,当西方世界对中国大陆崛起的威胁感持续上升、并联合采取回应时,台湾就会不自觉将自己置于西方一员,自外于中国。

重新检讨对台两手策略

回顾大陆长期以来的对台政策,可用「两个两手」概括,其一是反独与促统的两手,其二是软与硬的两手。在两岸进入认同之争的背景下,大陆反独或硬的一手固然是希望打击「少数」,却忽视了「少数」也是依照台湾既有宪政秩序产生,是「多数」民众政治认同的组成部分。这就造成一组悖论:大陆愈是想打击「少数」,愈导致「少数」和「多数」绑在一起,愈把「多数」推向西方世界、对大陆的不安感与日俱增,而外部对台湾的声援又引起大陆更大的警觉。如此反复,形成负面循环。

大陆的两手策略,源于中共统战理论中「拉一派打一派」或「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但两岸统一绝非简单的政治博弈,而是事关民族复兴的历史性事业。难能可贵的是,习近平提出的「融合」论述,超越了反独促统的低阶策略维度,如果以融合为基点,思考实现和平统一的正确路径,就不可避免要重新检讨「两手」策略的正当性与有效性。

两岸以和平方式实现融合统一,当属中华民族基于实力与道德的双重成就,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靠实力攻克、轻忽道德感召,势必引发台湾与国际社会的长期性抗拒,变成民族复兴的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如何超越「两手」策略,锲而不舍沟通台湾社会、争取台湾人心,让统一在和平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实现,大陆应该有这个能力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