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有限的人传人 专家:勤洗手抗病毒

猴痘疫情蔓延欧美多国,专家建议,勤洗手可避免接触传染,可防范各式病毒入侵。(粘耿豪摄)

猴痘进程表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近来国际又传出猴痘(monkeypox)疫情!今年5月中旬英国出现全球首例本土个案,截至6月14日累计35个非原疫区国家、至少1729例确诊。世界卫生组织(WHO)23日将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将猴痘列为「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不过,专家认为,目前猴痘疫情仍是「有限的人传人」,台湾尚无病例,不须太过担心,勤洗手仍是有效对抗病毒的不二法门。

1958年,猴痘病毒首次从研究用猴子身上被发现,之后渐渐传染到人类身上。2018年9月,英国、以色列、新加坡、美国等国陆续出现境外移入病例,今年5月14日,英国更接获2例无旅游史、接触史的家庭群聚个案,随后欧洲、北美洲多国陆续通报病例。

为何存在动物界多年的病毒,今年突然扩散到欧美各国,导致上千名病例?长庚大学新兴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猴痘是一种人畜共通的传染病,主要来自灵长类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大多是人类接触到带有病毒的动物而被传染。

新竹马偕医院小儿感染科主任林千裕则指出,有些疾病过去只会感染动物,但如果人类免疫力不好,或是接触到的病毒量高,虽然人体的受器和病毒并不吻合,仍可能造成感染,禽流感就是一例。

林千裕表示,病毒比人类想得还聪明,可能几十年来不断突变,逐渐适应人体构造。施信如则认为,猴痘病毒是DNA病毒,相对稳定,不如新冠肺炎、流感、肠病毒等RNA病毒容易发生突变,可能受到各国新冠疫情影响,民众出现「防疫反弹」,忽略手部清洁而发生接触感染。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猴痘个案以男性为主,且大多曾发生「男男性行为」。林千裕推测,如果性行为时没戴保险套,病毒容易在皮肤黏膜破损时发生接触传染,另一个可能是口腔性行为导致粪口传染,但目前对于猴痘病毒了解仍不足,仅限于推测。

两位专家皆认为,目前国际间猴痘疫情仍是「有限的人传人」,有待持续观察,不须过度担心,提醒民众仍应持续落实勤洗手,对于各种病毒都是简单有效的防范手段。